《无锡景》:一曲小调唱响家国情
《无锡景》:一曲小调唱响家国情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曲《无锡景·家国情》惊艳了全国观众。在江苏无锡分会场,这首传唱百年的江南小调,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更传递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百年小调,源远流长
《无锡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它只是一首在街头巷尾流传的民间小调,歌词并不固定,演唱者可以根据情境即兴发挥。1934年,无锡籍演员王美玉首次将歌词固定,并以滩簧唱法演绎,使得《无锡景》逐渐成型。此后,这首曲调被多位歌手改编,成为时代流行的代表作。
春晚创新,惊艳全国
在2025年春晚的舞台上,《无锡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演出以吴冠中的油画《怀乡》为开场,江苏美女倪妮身着喜庆红装,手持团扇乘船而来,扇面上正是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江南美景。随着悠扬的旋律响起,观众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江南世界。
演出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古今交融的场景:顾恺之、范仲淹、苏东坡、徐霞客等历史人物穿越时空而来,共同吟唱心中的“无锡景”;岸边,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宜兴紫砂等非遗瑰宝琳琅满目;水上,锦鲤游弋,鱼灯升空,呈现出一幅梦幻般的画卷。
更令人惊喜的是,演出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展现江南水乡柔美的一面的同时,还呈现了无锡作为近代民族工商业发源地的雄浑气质。工业大船上,民族实业家们敢为人先、实业报国的精神令人动容;太湖之上,千帆竞发,象征着新时代的奋斗精神。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无锡景》的成功“出圈”,不仅是艺术上的创新,更是文化传承的典范。它向世人展示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传递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正如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新伯所说,曲艺和评弹需要更多的认同与支持,期待涌现出更多“出圈”作品,以延续江南文化的光辉。
未来展望,薪火相传
随着时代的发展,苏州评弹艺术不断创新与传播。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新伯 指出,曲艺和评弹需要更多的认同与支持,期待涌现出更多“出圈”作品,以延续江南文化的光辉。
在《无锡景·家国情》的演绎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一首小调的魅力,更看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舞台上的重生与发展,诠释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