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月山村晚:乡村版春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月山村晚:乡村版春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ad/content/202501/28/content_30054332.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VRHL100514R9M0.html
3.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202/47924006.html
4.
http://www.zj.xinhuanet.com/20250113/cc9ed53df62b4970a70db3f0f828f1b0/c.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4A05QDU00
6.
https://www.hshan.com/life/wl/2025-01-21/941863.html
7.
http://www.gjnews.cn/shehui/2025/285142.html
8.
https://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501/t20250122_14193935_wap.html
9.
http://www.lst.gov.cn/lst/xzdt/202412/e60c17d1d7f64ce78a7b62543d96a02d.shtml

在浙江省庆元县的月山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晚”已经连续举办了45年。这个始于1981年的乡村文化活动,不仅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迁,更成为了当地村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01

从邻里聚会到文化盛事

1981年小年夜,在月山村小学的操场上,几盏煤油灯、三两乐器,伴随着锣鼓声,中国第一台乡村春节联欢晚会就此拉开帷幕。这场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晚会,成为了村民们一年中翘首以盼的欢聚时刻,也是无数游子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乡愁。

岁月流转,“月山村晚”已走过四十五载春秋,从最初邻里间自娱自乐的小型聚会,到现在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的文化盛事,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却始终保持着那份质朴与真诚。近年来,越来越多“90后”开始加入“月山村晚”的筹备与表演中。这些年轻身影带着现代的艺术视角和创新精神,使得“月山村晚”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增添了时代气息,焕发出新的光彩。

02

创新与传承的完美融合

村民吴岩淼是月山村晚的“老面孔”,从1981年参加表演至今,他见证了“月山村晚”的成长与发展。尽管舞台变得更加精致,节目形式更加多样,但那份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从未改变。

近年来,月山村晚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不断融入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比如,2025年的月山村晚就加入了现代歌舞、小品等节目类型,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同时,晚会还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远在他乡的游子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03

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月山村晚的成功经验,为全国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2019年,“乡村春晚”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2021年,“乡村春晚”向“村晚”升级,活动频次由春节期间集中开展向节日期间常态化开展延伸,展示内容由侧重文艺演出活动向群众文艺展示、特色文化传承、好物美景推介等内容相结合的综合性节庆活动转变。

2023年,“村晚”升级为“四季村晚”,以春夏秋冬主会场活动为重点、各示范展示点为引领,推动“村晚”活动常态化开展,实现节目季季演、才艺人人秀,展示各地乡村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生动呈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丰硕成果。

04

从乡村小舞台到文旅大平台

月山村晚不仅是一个文化活动,更成为了推动当地文旅发展的重要载体。据统计,每年的月山村晚都能吸引数万名游客前来观看,带动了当地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2022年,丽水市通过“村晚+村景、村艺、村礼”等融合发展模式,带动全市1662个景区村开展“村晚”运营体系的探索,实现“春晚红利”15亿元以上。

月山村晚的成功经验表明,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要善于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径,月山村晚已经从一个村的“团圆宴”成为中国乡村节日记忆,从本土小众逐步成长为全国知名文化品牌。

当夜幕降临,月光洒满大地,“月山村晚”的最后一曲缓缓落下帷幕。但它带来的温暖将伴随每一个归家者度过漫长的寒冬,直到下一个春天的到来。这就是“月山村晚”,每年新春等待着每一位游子归来,年复一年地续写着那份永恒不变的乡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