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美食大揭秘:如何吃得更健康?
田螺美食大揭秘:如何吃得更健康?
田螺是夏日餐桌上的常见美食,其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然而,田螺的食用也存在一些健康隐患。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田螺的营养价值、安全食用注意事项以及烹饪方法,让您吃得更放心。
田螺的营养价值
田螺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海鲜,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田螺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组成较为均衡,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此外,田螺中还含有一种名为“田螺素”的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如何安全食用田螺?
1. 田螺和福寿螺有何区别?
福寿螺是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它繁殖快且不挑水域和环境,上至河流池塘,下至阴湿沟渠包括水田里,它都可以生存,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
福寿螺不仅危害地区生态环境,食用了未煮熟的福寿螺还极易染上寄生虫病!福寿螺体内寄生虫之多,普遍在3000~6000 条,最让人害怕的一种叫“广州管圆线虫”。这种虫具有嗜神经性,常常会入侵到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最突出的症状就是剧烈头痛无法忍受,会引起持续脑膜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福寿螺本身“体型”偏大,如果完全炒熟,需要更久的烹饪时间,完全煮熟后口感会变得很硬。一些商家为节约成本,用福寿螺代替田螺,且为了保证口感,使用的福寿螺极有可能半生不熟。吃进肚子不仅有寄生虫风险,还可能因杀菌不到位导致拉肚子,引发急性肠胃炎,所以并不建议食用福寿螺。
3招教你区分福寿螺和田螺
- 如果你吃到的是带壳的螺,那就看壳。
颜色:福寿螺的壳颜色较浅,呈黄褐色;田螺的壳颜色较深,呈青褐色。
形状:福寿螺的壳较薄,呈圆锥形;田螺的壳较厚,呈螺旋形。
硬度:福寿螺的壳较脆,容易破碎;田螺的壳较硬,不易破碎。
- 如果你吃到的,是不带壳的螺肉。
很多在饭店或是外卖中,都是不带壳的熟螺肉。这时需要注意,福寿螺有2个触须+2个唇须;田螺只有2个触须。
- 看螺的内部。
福寿螺是卵生,看到的是粉色卵;田螺是卵胎生的,里面是满满的带壳小田螺。
2. 如何正确处理和烹饪田螺?
- 烹饪前清洗干净
将螺放入干净的盆内,浸泡至吐净泥沙,可以添加一小勺盐或几滴香油,并在浸泡过程中适度摇晃或搓洗,促进吐沙。可用刷子刷洗,以去除螺的泥沙和黏液。
- 充分烹熟后食用
螺要煮熟后食用,避免生吃、半生吃或腌制后直接食用。其中,海螺多带壳直接烹饪,取肉食用。淡水螺可爆炒、煲汤。
无论是沸水中煮沸,还是蒸煮、炒煮,都需要烹制10~20分钟,或直到螺类的壳打开,肉质变熟透,烹制时长取决于螺的大小。
- 适量食用不贪多
螺的嘌呤含量较高,需适量食用。尤其是患有痛风的人群需慎重食用。一旦螺出现异味、螺肉变软无弹性、壳身出现较多黏液等情况时,不要食用。
- 合理存放更安心
鲜活的螺如果当天食用不完,可以覆盖一块干净湿毛巾,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尽量在3~4天内食用完。煮熟的螺建议当天食用完,尽量不要隔夜存放,以免螺肉腐败、细菌滋生引发胃肠疾病。
田螺的烹饪方法
水煮田螺
新鲜田螺/螺蛳洗刷几遍至表面干净,然后静置泡水吐沙24小时。
将准备好的调料(花椒、姜、葱、八角、盐、紫苏、啤酒/料酒、干辣椒、小茴香、生抽、蒜)放入加水的锅内,煮至沸腾。
将洗净的田螺/螺蛳全部放入锅中。
顺时针轻轻搅动,时间控制在5-8分钟,拿出田螺可以一下挑出整个螺肉即可关火。
静置2-3小时入味,即可享用。
爆炒田螺
把田螺先清洗了 然后把屁股剪掉 冷水下锅,放上料酒把姜片放进去。 水开煮两三分钟,然后用温水清洗一下
把田螺沥干水分直接倒到锅里面去,不要加油炒干水分 然后再加油,把火锅底料和干辣椒,八角,香叶,桂皮再倒进去炒一下 然后把啤酒再倒进去,盖上盖子煮一会5分钟左右,然后炒干水份 喜欢干一点就炒干一点,不喜欢那么干的,就留一点点水,起锅就好了,超级好吃的(喜欢辣一点就多放点小辣椒,不喜欢那么辣的,就放火锅底料就可以了)
香辣田螺
田螺去尾洗净
起油锅加热,放入姜、葱、小红椒煸出香味
放入田螺煸炒
放少许红烧汁煸炒
放少许盐煸炒
食用小贴士
孕妇、儿童及免疫力较弱者需谨慎食用田螺,因为田螺中可能含有寄生虫,这些人群食用后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田螺性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否则可能导致腹泻。
田螺与香瓜、木耳、冰制品等食物相克,同食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
田螺的头部和尾部可能藏有泥沙和寄生虫,食用时应去除。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您对田螺的营养价值、安全食用和烹饪方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享受田螺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食品安全和适量食用,让美味与健康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