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球体与正四面体切接关系及计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球体与正四面体切接关系及计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nblogs.com/wanghai0666/p/18138848

当两个非常特殊的多面体——正四面体和旋转体——球相遇时,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几何关系?本文将详细探讨正四面体与球体的切接关系,包括内切球、棱切球和外接球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具体的高一训练题目展示这些计算的实际应用。

正四面体与球体的切接

  • 使用说明:在屏幕空白处按压鼠标左键不松手,拖动能动态观察各个角度的情况。

球体与正四面体相关计算

  • 如图所示,设正四面体(S-ABC)的棱长为(AB=a),点(E)为下底面(ABC)的中心,则容易证明(SE\perp)平面(ABC),则(SE)为 正四面体的高,点(O)为(SE)的四等分点且靠近点(E),则线段(OE)为内切球的半径, 线段(OF)为棱切球的半径, 线段(OS)为外接球的半径。

① 首先从理论上说明线段(OE)为内切球的半径;

连结(SF)和(SG),过点(O)分别作(OM\perp SF)于(M),(ON\perp SG)于(N),容易说明(OE),(OM),(ON)分别是点(O)到平面(ABC),平面(SBC),平面(SAB)的距离,通过计算能得到(OE=OM=ON=\cfrac{\sqrt{6}}{12}a),同理也能计算点(O)到平面(SAC)的距离也是(\cfrac{\sqrt{6}}{12}a),故点(O)到正四面体的四个表面的距离相等,则点(O)为内切球的球心,则线段(OE)为内切球的半径;

线段(OF)为棱切球的半径,类比上法,只要计算说明(OF=OG)等;

线段(OS)为外接球的半径,类比上法,只要计算说明(OS=OA=OB=OC);

② 计算线段(OE)为内切球的半径,线段(OF)为棱切球的半径,线段(OS)为内切球的半径的长度

其高为(h=\cfrac{\sqrt{6}a}{3})

  • 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球心、棱切球球心、外接球球心是同一个点,在正四面体的高上,是高线上接近底面的四等分点。

  • 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R_{内}=\cfrac{\sqrt{6}a}{12}=\cfrac{1}{4}h=IF);

  • 正四面体与各棱相切的棱切球的半径(R_{棱}=\cfrac{\sqrt{2}a}{4}=IE);

  • 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R_{外}=\cfrac{\sqrt{6}a}{4}=IC);

  • 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与外接球半径之比为(R_{内}:R_{外}=1:3);(R_{内}=\cfrac{1}{4}h);(R_{外}=\cfrac{3}{4}h);(h=\cfrac{\sqrt{6}}{3}a);

球体与正四面体转换

【2024高一训练题目】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棱长均为(2),球(O)为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则球(O)的表面积为【(\qquad)】

$A.\pi$ $B.2\pi$ $C.4\pi$ $D.6\pi$

解:三棱锥(S-ABC)的所有棱长均为(2),则其为正四面体,求其外接球的半径, 常考虑以下两种思路:

法1:将正四面体补体为正方体,比较容易的做法是先做出正方体,然后在其中连出来个正四面体,如图所示,

由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可以求解得到正方体的棱长为(\sqrt{2}),故易得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为(\sqrt{6}),故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即正方体的外接球,故外接球(O)的半径为(R)(=)(\cfrac{\sqrt{6}}{2}),故(S_{表})(=)(4)(\pi)(R^2)(=)(6\pi),故选(D).

法2:做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E)为点(S)在下底面的垂足且为(\triangle ABC)的重心,由于(AB=2),则(BF=1),(AF=\sqrt{3}),(AE=\cfrac{2\sqrt{3}}{3}),则(SE=\cfrac{2\sqrt{6}}{3}),故外接球(O)的半径为(R)(=)(\cfrac{3}{4})(\times)(\cfrac{2\sqrt{6}}{3})(=)(\cfrac{\sqrt{6}}{2}), 故(S_{表})(=)(4)(\pi)(R^2)(=)(6\pi),故选(D).

本文原文来自博客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