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老林区:从“独唱”到“合唱”的绿色转型之路
伊春老林区:从“独唱”到“合唱”的绿色转型之路
伊春,素有“中国绿色宝库”之称,拥有400万公顷的浩瀚林海。然而,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这座曾经依赖木材采伐为生的林区,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伊春市立足自身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森林食品加工、旅游以及特色养殖业,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林业向绿色循环经济的转型,为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森林食品:从林间到餐桌的绿色转型
在伊春市的白桦林中,一瓶瓶桦树汁正被包装成箱,销往全国各地。这种源自原始森林的天然饮品,以其原生态、纯绿色的特点,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据统计,伊春市白桦林面积达到24.87万公顷,每年桦树汁可采集量达27万吨。伊春桦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子涵表示:“我们的桦树汁产品全部源自伊春市的白桦树林,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
桦树汁产业只是伊春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伊春市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森林食品产业,目前已建有浆果、坚果、山野菜、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基地180个,25款产品入选黑龙江“九珍十八品”名录。在第三十三届哈洽会上,伊春市展馆里的森林食品展区成为一大亮点,桦树汁、红松籽、食品菌、蜂蜜等产品受到客商们的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伊春市还大力发展以生猪、禽、羊为重点的常规养殖和以毛皮动物、鹿、蜂为重点的特色养殖,建有森林猪、雪貂、湖羊等120个特色养殖基地,构建起“常规+特色”畜牧产业发展格局。
金融支持: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伊春市的森林食品产业发展中,金融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伊春农商银行针对森林食品产业链上的企业,推出“林产贷”“电商贷”等特色产品,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原材料、生产、加工、消费、物流及配套服务等全产业链中。
以伊春中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大型森林食品科技企业,主营红松全产业链精深加工。在企业扩大生产的关键时期,伊春农商银行通过动产质押方式为其授信60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据统计,2024年以来,伊春农商银行累计为森林食品企业发放贷款6000万元,有力支持了产业发展。
旅游开发:打造“岭上兴安”特色品牌
在发展森林食品产业的同时,伊春市还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大箐山县的“岭上兴安”旅游品牌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县通过提升旅游品质,完善旅游设施,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在“5·19中国旅游日”黑龙江省主会场活动中,游客们在青山绿水间吸负氧离子、听草地音乐、赏森系田园,体验了一派活力满满的文旅新气象。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伊春市的经济转型之路,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近年来,伊春市积极推动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发展。2024年,建龙西钢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转炉中低温余热回收和北方水泥节能减排等15个技术改造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年计划投资9.7亿元,完成投资10.3亿元。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伊春市支持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建龙西钢建筑用钢全流程业务协同智能工厂成功入选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此外,伊春市还构建了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全周期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目前全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84户,2024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
挑战与展望
尽管伊春老林区的经济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森林食品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品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旅游业虽然前景广阔,但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特色养殖业虽然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仍需进一步延伸。
面对这些挑战,伊春市已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未来,伊春市将瞄准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继续围绕“1234”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落实惠企利民服务,加快培育壮大森林食品、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改造提升绿色矿山、林木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走出一条质量高、效益好、结构优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从“独唱”到“合唱”,从“一木独秀”到“众木成林”,伊春老林区的经济转型之路,不仅让这座老林区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更为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