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反坦克神器,“反坦克拒马”到底要怎样阻碍坦克前进的?
二战中的反坦克神器,“反坦克拒马”到底要怎样阻碍坦克前进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坦克拒马(捷克刺猬)是一种重要的防御工事,用于阻挡敌方坦克的进攻。这种简易而有效的防御设施,不仅在欧洲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还被多个国家效仿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反坦克拒马的设计原理、使用效果及其演变发展。
所谓的“反坦克拒马”,也就是捷克刺猬,原本是用来抵挡德国军队的,捷克斯洛伐克脱离了奥、匈两大王国,根本就不是德国的对手,所以他们不得不依靠防守来拖延德国的脚步。
事实也证实了,这玩意儿不但方便,还便宜。只要把几根钢筋焊在一块,就能将他固定在地面上,用铁腿固定住,很难把他掀倒。有时候还会在上面安装一个混凝土底座,用来稳定车身,如果是坦克,那就是死路一条。
其作用就是让战车在空中失去平衡,或是将战车固定在地面上,使其无法移动。
如果你用汽车把这玩意儿拖着,可以承载六十多公斤的重量。有些引擎会因超载而熄灭。而且,如果你真的跑到了这里,那些被压断的钢梁还会用别的方法挡住战车,到了那个时候,战车就会陷入困境,如果被困在车轮上,那就需要工程师了。
如果全部开火的话,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子弹,而且也不会对它的杀伤力有什么影响,最多也就是把它打得四分五裂。
至于人工搬运,那就更不用说了,捷克的刺猬每一只都要有好几吨的重量,而且还是一群一群的,这在战争中是行不通的。
所以捷克刺猬是任何一个敌对国家都不想招惹的敌人,如果是街头混混,装甲单位想要进入其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工程队来拆除,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绕道而行。
“反坦克车”的创造者虽然没有能够阻止德国人的进攻,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的“反坦克炮”就已经被击败了,这足以证明德国“铁骑”的强大。
价格便宜,实用性也很强。苏联人,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都在效仿。它不仅能在地面上使用,还能在海滩上使用。
这是一种能够阻挡敌人登陆艇和小型军舰的能力。还有一些金属栅栏,可以阻挡敌人的前进。在大西洋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和地雷搭配在一起的,让联军很是头疼。
德国也改进了“反坦克炮”,即“反坦克炮”。比起半永久性的“防坦克车”,这些玩意儿要持久得多。
“反坦克锥”,也就是所谓的“龙之牙”。
生产出的龙牙,只要将 H型钢和木头插进泥土里,然后用三角钢固定,然后用混凝土填充。它的外形和獠牙一模一样,所以被称为“德国牙。”
这些要塞通常都是一条长长的防线,将所有的防御设施都保护起来。
龙牙的作用非常的简单,就是将战车的底座固定在凹凸不平的位置上,让它在没有了重心的情况下,陷入了反坦克锥体之中。没有足够的防御力,坦克们只能老老实实的绕过去。不过,在战争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也发现了一些办法,一群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可以用爆炸来清理出一条通道来。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就是当初的“反坦克炮”。你可以把这玩意儿当成是龙牙的进阶版,只不过在混凝土中央安装了一个铁心,这是2.0版的龙牙,如果是坦克强行突破,铁心会穿透铁轨,甚至会把坦克的车体打出一个窟窿。
在“围墙时代”,防坦克车只是防御工事之一。不过城墙再坚固,也挡不住大规模的攻击,这一点从第一次战斗就能看出来。
因此,所有的国家都在试图突破这道障碍,为己方的援军赢得更多的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