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鲈鱼:降脂补铜的超级食材
海鲈鱼:降脂补铜的超级食材
海鲈鱼,学名七星鲈,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其体形呈长椭圆形,侧扁,背部稍隆起,头部略尖,鳞片为栉鳞且较大,近似正方形。海鲈鱼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及台湾海域,国外常见于日本沿海。它们以捕食小鱼虾为主,活动量大,体型修长,通常重约1-2斤。由于对水质要求较高,野生海鲈鱼多见于无污染水域。
降脂功效
海鲈鱼是减脂期间的理想食材。每100克海鲈鱼的脂肪含量仅为2-5克,与鸡胸肉相当,远低于三文鱼的10-15克。其富含的Omega-3脂肪酸,不仅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改善身体慢性炎症,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维护大脑和神经系统健康。
补铜作用
海鲈鱼血中含有多量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海鲈鱼来补充。
营养价值
海鲈鱼富含优质蛋白质,每100克含有约20克的蛋白质,能协助肌肉生长、修复组织、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同时,它还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质吸收,维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此外,海鲈鱼含有B族维生素,包括B6、B12等,这些维生素对能量代谢、神经系统健康以及维持皮肤和头发健康非常重要。
烹饪方法
清蒸海鲈鱼
清蒸是保留海鲈鱼原汁原味的最佳方式。将新鲜的海鲈鱼洗净,去鳞去内脏,斜切薄片,再将葱姜蒜切成细丝备用。接着,在鱼片上撒上盐巴和料酒,加入葱姜蒜丝,蒸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将蒸架放入锅中再放上海鲈鱼片,盖上锅盖大火蒸十分钟即可。
红烧海鲈鱼
红烧海鲈鱼是一道很典型的中式家常菜。将海鲈鱼去鳞去内脏,切块备用。在锅中热油,加入葱姜蒜炒香,放入海鲈鱼块翻炒片刻,倒入适量的生抽、料酒、白糖,再加入清水没过鱼块,用小火炖煮20分钟。待汤汁收浓时,加入适量的淀粉水勾芡,最后撒上葱花,淋上香油,一道红烧海鲈鱼就完成了。
炒海鲈鱼片
炒海鲈鱼片是一道鲜嫩爽口的海鲈鱼美味,适合做家常小炒。将海鲈鱼切成薄片,用盐、胡椒粉、生粉、料酒腌制片刻。热锅凉油,爆炒姜蒜末至香味溢出,放入海鲈鱼片翻炒,加入青椒和红椒丁,炒匀后淋上蚝油、生抽、白胡椒粉、糖,炒匀即可。
食用建议
痛风患者可以适量吃一些鲈鱼,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鱼类的嘌呤含量是比较高的,而实际上鲈鱼属于中嘌呤含量的鱼,如果尿酸水平控制得很好,可以适量吃一些。
孕妇在食用鲈鱼时需要特别注意。鲈鱼虽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胎儿大脑发育,但同时也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汞。汞是一种重金属,可能对胎儿的神经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孕妇在选择鲈鱼时应优先考虑低汞含量的品种,并控制摄入量。建议孕妇每周食用鲈鱼不超过两份,且避免食用大型鲈鱼,因为大型鱼类通常汞含量更高。
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该减少鲈鱼的摄入量。鲈鱼中富含的蛋白质和矿物质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和排泄。如果肝肾功能不全,会导致代谢产物的积累,加重肝肾负担,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的人,胃黏膜较为脆弱。鲈鱼虽然营养丰富,但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可能加重胃肠负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这类人群在疾病活动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鲈鱼。
吃鱼时,一定要注意以下4点,建议大家参考!
- 少吃“假鱼”:鱿鱼、甲鱼等,虽然名字叫鱼,但它们并不是真正的鱼类。鱿鱼是水中的软体动物,甲鱼是水陆两栖爬行动物,这两类“假鱼”含有较高的嘌呤和磷,会加重肾脏负担,特别是对于肾功能不全的肾友来说,最好不要吃。
- 现杀活鱼放放再吃:刚宰杀后的鱼肉品质并不是最好的,因为鱼肉会有一个排酸过程,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更加鲜美。像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应该立刻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而大型鱼需要冷藏超过2小时。
- 儿童一岁前不要吃鱼:鱼已经称为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学会普通的食物过敏因素之一,因此很多专家建议,孩子满一周岁后再吃鱼。此时孩子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发展得更好,更容易接受鱼肉。4%~6%的婴儿和孩子发生食物过敏,因此如果你的家庭有过敏史,比如花粉热、哮喘、食物过敏的话,专家则建议至少等到孩子3岁后再吃鱼。
- 空腹不吃鱼:鱼肉中含有许多的嘌呤物质,该物质需要米饭(也就是碳水化合物)来分解,假设你空腹吃鱼就会导致体内嘌呤含量上升,酸碱不平衡,加重或者导致通风。
- 人一天通常吃40-50克鱼较为合适,大量食用鱼肉可能会对自身健康产生影响。标准鱼肉体重一般是10克,一天大约需要吃40克鱼肉。如果每天大量食用鱼肉,可能会导致自身的胃肠道受到刺激,容易引起腹痛、腹胀等症状。同时也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过剩,导致脂肪堆积在体内,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如果自身的胃肠道功能较差,每天食用鱼肉的量可能会相对较多,大约需要50克鱼肉。如果自身的胃肠道功能比较强,每天适量食用鱼肉,大约需要40克鱼肉即可,能够补充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