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十六种方便又好喝的快速滚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十六种方便又好喝的快速滚汤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04/22/81264417_1116125378.shtml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快速滚汤以其便捷、美味和营养的特点,成为了许多家庭的首选。快速滚汤不仅保留了食材的鲜美口感,还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其营养成分。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介绍16种方便又好喝的快速滚汤,每一种都经过精心挑选,既美味又养生。

1. 腐竹花生鸡肝汤

功效:补肝益肾、清心明目

原材料:鸡肝100克,腐竹80克,熟花生仁160克

调味料:香油5毫升,鸡精、胡椒粉、盐各适量

做法:

  1. 将鸡肝洗净,去筋切小块,加少许盐、胡椒粉腌制。
  2. 将熟花生仁洗净;将腐竹提前泡发洗净,撕成小块。
  3. 锅里加适量清水,放入熟花生仁,以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下鸡肝、腐竹,迅速搅散,待汤再沸时下盐、胡椒粉、鸡精,淋入香油调味即可。

适用人群:适宜肝肾阴亏、腰膝酸软之人食用。

注意事项:因腐竹很容易煮熟,所以应最后放入。

2. 茯苓鸡肝汤

功效:舒肝散郁、滋补肝肾

原材料:茯苓4克,柴胡3克,鸡肝200克,枸杞2克

调味料:葱花、盐、料酒各适量

做法:

  1. 将茯苓、柴胡、枸杞用砂锅煎约10分钟,留汁去渣备用。
  2. 将鸡肝除去苦胆、筋膜,洗净,切块,放入加了料酒的沸水汆烫。
  3. 将鸡肝及中药汁放入锅里,加入盐,稍煮几分钟,撒入葱花即可。

适用人群:特别适合情绪容易波动、易怒的人食用,也适用于一般人于春季日常调理。

注意事项:痛风患者忌食。

3. 乌梅鸡爪白菜汤

功效:补脚力、祛风湿、解烦渴、解热毒

原材料:鸡爪100克,猪肉250克,乌梅20克,山药20克,白菜300克

调味料:姜5克,盐、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 提前用鸡爪、猪肉、乌梅、山药煲成高汤,去渣留汤备用。
  2. 将白菜洗净,撕成小块;将花生油入锅烧热,加姜片炝锅,倒入白菜快速炒至断生,盛出备用。
  3. 倒适量冷却的高汤入锅,烧开,加入炒好的白菜煮沸,加盐调味即可。

适用人群:此汤适宜消化不良、腿脚无力的人食用。

注意事项:炒白菜时要大火快炒,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白菜中的营养成分。

4. 决明肝苋汤

功效:养肝明目、祛风清热、润肠通便

原材料:苋菜250克,鸡肝20克,决明子15克

调味料:盐3克

做法:

  1. 将苋菜剥取嫩叶和嫩梗,洗净,沥干;将鸡肝洗净,切片,汆烫去血水后捞起。
  2. 将决明子装入棉袋扎紧,放入锅中,加水1200毫升熬成药汁,捞出药袋丢弃。
  3. 在药汁中加入鸡肝,煮沸后下苋菜,再煮沸一次,加盐调味即可。

适用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

注意事项:高胆固醇、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应少食。

5. 辣椒叶瘦肉鸡蛋汤

功效:驱寒、养血、健胃

原材料:辣椒叶500克,鸡蛋100克,猪瘦肉200克

调味料:姜5克,油、生抽、生粉、盐各适量

做法:

  1. 将辣椒叶洗净;将猪瘦肉洗净,切成薄片,用生抽、生油、生粉拌腌片刻。
  2. 将鸡蛋入锅中煎香,盛出。
  3. 锅里加1500毫升清水和姜片,以大火煮沸后下辣椒叶、鸡蛋和猪瘦肉,煮熟,调入适量盐便可。

适用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对虚寒性胃痛者有特别的食疗功效。

注意事项:发热患者、肾病、肝病、胆囊炎或胆结石患者吃鸡蛋要慎重。

6. 腐竹鸡蛋红枣汤

功效:滋阴补血、养颜美肤、保护视力

原材料:腐竹皮100克,红枣25克,鸡蛋50克

调味料:冰糖适量

做法:

  1. 将腐竹洗净,浸泡至软;将红枣去核,洗净备用。
  2. 将鸡蛋去壳,搅匀待用。
  3. 将适量水煮沸,放入腐竹、红枣与冰糖,用小火煮30分钟,再加入鸡蛋液搅匀即可食用。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适合饮用,是婴幼儿、孕妇、产妇的理想食疗汤品。

注意事项: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应慎食鸡蛋。

7. 蔬菜蛋花汤

功效:养心安神、补血、滋阴润燥

原材料:鸡蛋50克,绿色叶菜40克

调味料:盐适量,味精少许,香油3毫升

做法:

  1. 将绿色叶菜洗净,切成5厘米长段,备用;将鸡蛋打散,备用。
  2. 将500毫升水放入锅中,开大火,待水沸后加入叶菜,再将打散的鸡蛋加入煮成蛋花,再加盐和味精调味,淋上香油即可。

矮萁白叶好青菜:买青菜要看菜株高矮,即叶子的长短:叶子长的叫作长萁,叶子短的叫作矮萁。矮萁的品质好,口感软糯;长萁的品质差,纤维多,口感不好。

适用人群:是婴幼儿、孕妇、产妇的理想汤品。

注意事项:冠心病患者吃鸡蛋不宜过多。

8. 枸杞叶咸蛋汤

功效:清热气、降阴火

原材料:枸杞叶150克,咸鸭蛋100克

调味料:姜5克,油、盐各适量

做法:

  1. 将枸杞叶洗净。
  2. 将咸鸭蛋去壳置碗内,取出蛋黄,再将蛋清拌匀。
  3. 烧热油锅下姜片,加入清水,以大火煮沸,下枸杞叶,煮沸后下蛋黄,并将蛋清徐徐倾入,稍沸调入盐便可。

适用人群:适宜口渴心烦、胃纳不佳之人食用。

注意事项:高血压、胆固醇高者宜少食用。

9. 芥菜咸蛋汤

功效:清热下火、利气化痰

原材料:芥菜500克,咸蛋50克,猪瘦肉400克

调味料:花生油10毫升,生粉3克,糖3克,味精3克,酱油5毫升,盐3克

做法:

  1. 将芥菜洗净,切段;将咸蛋去壳备用。
  2. 将瘦肉洗净,切薄片,用调味料腌30分钟。
  3. 将800毫升清水放入锅内,煮沸后加入花生油、芥菜及咸蛋黄,煮15分钟,放入猪瘦肉,煮至猪肉熟,倒入咸蛋白,略加搅拌,加盐调味即成。

适用人群:本汤对因烟酒过多引起的咳嗽痰黄、咽干口苦等痰火内困者尤为适宜。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

10. 柿饼蛋包汤

功效:行气解郁、化痰利咽、醒酒

原材料:柿饼120克,鸡蛋50克

调味料:姜片5克,油10毫升

做法:

  1. 将油倒入锅中烧热,爆香姜片,加适量清水烧开。
  2. 将柿饼切成片状柿饼片放入沸水中,再转小火续煮10分钟。
  3. 将鸡蛋打散,倒入锅中煮熟即可。

适用人群:一般人皆可食用,中老年人特别适合食用此汤。

注意事项:口舌生疮等病症者或糖尿病患者忌食此汤。

11. 黑豆蛋酒汤

功效:养心安神、补血、滋阴润燥

原材料:黑豆100克,米酒100毫升,鸡蛋100克

调味料:白糖适量

做法:

  1. 将黑豆洗净,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将鸡蛋带壳洗净。
  2. 锅置火上,将黑豆、鸡蛋放入锅中,加水100毫升,用小火煮至鸡蛋熟。
  3. 将熟鸡蛋取出,去壳,待黑豆烂熟时加入白糖,将去壳鸡蛋再放入锅中,倒入米酒煮沸即可。

适用人群:适宜气血虚弱型痛经者食用。

注意事项:鸡蛋宜用小火煮熟。

12. 炒蛋花汤

功效:养血滋阴

原材料:蛋20克

调味料:盐、蒜末、香油各适量

做法:

  1. 先将蛋用香油炒熟,盛起备用。
  2. 锅中加水煮沸。
  3. 放入炒蛋煮片刻,加入盐、蒜末、香油即可。

巧识新鲜鸡蛋:用灯光照,鲜蛋蛋清透明,蛋清、蛋黄界线分明,空头很小,呈橘红色,蛋内无黑点、无红影;不新鲜的鸡蛋蛋清发黄或有黑点,蛋黄清界线不分明。

适用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

注意事项:高胆固醇患者宜少食用本汤。

13. 番茄鹌鹑蛋汤

功效:清热开胃

原材料:番茄200克,紫菜20克,鹌鹑蛋100克

调味料:花生油8毫升,盐5克

做法:

  1. 将番茄洗净,去蒂,切成片状。
  2. 将紫菜浸泡15分钟,洗净。
  3. 将鹌鹑蛋去壳,拌成蛋液备用。
  4. 将800毫升清水放入,烧沸后加入花生油、番茄、紫菜,煮15分钟,倒入鹌鹑蛋液,略搅拌,加盐调味即可。

适用人群:本汤对于热病后消化不良者尤为适宜。

注意事项:本汤较为寒凉,胃寒泄泻者慎用;胆固醇高者少食。

14. 香菜皮蛋鱼干汤

功效:清润、清热、降火、消除疲劳

原材料:鱼干125克,皮蛋150克,香菜70克

调味料:盐适量

做法:

  1. 将香菜洗净。
  2. 将皮蛋去壳后每个切成4份备用。
  3. 将皮蛋、香菜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以中火煮10分钟至香味出来。
  4. 将鱼干放入锅中煮熟,加盐调味即可。

适用人群:感冒或食欲不振者尤其适合。

注意事项:患口臭、孤臭、胃溃疡或生疮者少吃香菜。

15. 鱼头冬瓜汤

功效:降火消暑

原材料:鱼头450克,冬瓜600克

调味料:盐5克,姜片3克

做法:

  1. 将鱼头去鳃,洗净,斩件。
  2. 将冬瓜去皮、瓤,切成块状。
  3. 将清水1200毫升放入瓦煲内,煮沸后放入鱼头、姜片,煮沸10分钟后再放入冬瓜,煮沸3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适用人群:适用于暑天汗多、口干口渴者。

注意事项: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加盐调味。

16. 丝瓜豆芽豆腐鱼尾汤

功效:健肤益肤

原材料:丝瓜200克,绿豆芽150克,豆腐200克,草鱼尾200克

调味料:盐5克,姜片2克,花生油适量

做法:

  1. 将丝瓜刨去皮,切成块状,洗净。
  2. 将绿豆芽洗净;将豆腐放入冰柜急冻30分钟。
  3. 将草鱼尾去鳞,洗净;在炒锅里下花生油、姜片,将草鱼尾两面煎至金黄色,加入沸水800毫升,煮30分钟后,加入豆腐、丝瓜、绿豆芽,煮熟以上用料,加盐调味即可。

适用人群:因长期处于空调环境而皮肤干燥、长色斑者可多饮用此汤。

注意事项:本汤性寒凉,脾胃虚寒者慎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