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教你正确接种狂犬疫苗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教你正确接种狂犬疫苗
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几乎100%的急性传染病,但通过及时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完全避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专家提醒您,了解狂犬疫苗接种的正确流程至关重要。
什么是狂犬病?如何感染?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传播。病毒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在内部繁殖后进入神经系统,最终导致脑炎和脊髓炎。人如果被疯狗、疯猫等患病动物咬伤、抓伤,或接触其唾液,就有可能感染狂犬病毒。
被动物咬伤后,应该如何处理伤口?
立即清洗: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充分洗涤伤口5-10分钟,再用清水彻底冲洗。对于较深的伤口,应用注射器深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
消毒处理:使用碘酒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
避免包扎:伤口不宜包扎、缝合,应尽可能保持暴露状态。
注射免疫球蛋白:对于严重咬伤者,需要在伤口周围及底部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疫苗应该如何接种?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狂犬疫苗有两种免疫程序:
5针法:于注射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注射1剂次,共5剂次。
2-1-1程序:于注射当天在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天和第21天各注射1剂次,共4剂次。
接种狂犬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接种时间:越早越好,但即使延迟接种,也应立即补种。
接种部位:成人应在上臂三角肌内注射,儿童应在大腿前内侧区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禁忌症: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被咬伤后接种疫苗无禁忌症。但对疫苗成分过敏者需谨慎。
不良反应:常见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全身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特殊人群:孕妇、婴幼儿被咬伤后也应全程、足量接种疫苗。
再次暴露后如何处理?
伤口处理: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
疫苗接种:
- 免疫接种过程中再次暴露,应继续完成剩余剂次接种。
- 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
- 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
被动免疫制剂:按暴露前或暴露后程序全程接种疫苗者,除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外,再次暴露后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如何预防狂犬病?
高危人群预防:兽医、动物驯养师等高危人群应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分别在第0天、第7天和第21天(或第28天)接种1剂,共3剂。持续暴露者1年后加强1剂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剂次。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与陌生动物接触,尤其是流浪狗猫。
宠物管理: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疫苗,减少传播风险。
狂犬病虽然可怕,但通过及时正确的预防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如果您被动物咬伤或抓伤,请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处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提供专业的狂犬疫苗接种服务,联系电话:0871-3634031/3635939,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路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