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山火失控:圣安娜风与极端天气叠加,应急管理现短板
加州山火失控:圣安娜风与极端天气叠加,应急管理现短板
近日,美国加州山火再次失控,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场山火的背后隐藏着哪些极端气象成因呢?文章深入探讨了“圣安娜风”、干旱和高温等自然因素,揭示了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导致山火愈演愈烈。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呼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场灾难背后的真相吧!
“魔鬼之风”——圣安娜风
圣安娜风是加州南部特有的强风,仅此一处,别无分风。圣安娜风一年要光临南加州差不多10到25次,通常在秋季时最为强烈。平均过境时长为3天左右,但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为14天。
圣安娜风发源于加州以东的大盆地地区,虽名为大盆地,但海拔较加州大部分地区更高,盆地内部所有河流都为内流河,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当干燥的圣安娜风从大盆地一路向西,沿着山脉加速吹向低处的南加州时,便形成了焚风效应。
焚风效应的显著特点便是:
- 温度升高;
- 湿度降低;
- 风速增加。
如此一来,本就不算冷的南加州温度进一步升高,湿度也再次降低。山火发生后,圣安娜风的最大风速一度达到了时速100英里(合160多公里),消防直升机甚至都无法起飞作业。160多公里的风速,相当于11级暴风、二级飓风、强热带风暴的风速。
极端干旱与高温
研究人员认为,虽然现在难以确定气候变化在其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但当地长期干旱、气温走高、强风肆虐等自然因素为山火肆虐创造了“完美条件”,而郊区规划、林木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也值得反思。
要素叠满:升温、干旱、大风
法新社8日援引美国独立机构“气候总站”负责科学事务的副总裁克里斯蒂娜·达尔的话报道,山火迅速蔓延一般关联气温偏高、干旱和大风等因素,“目前加州南部地区已具备上述所有条件”,其中“最明显的气候信号是气温”。
根据现有数据,2024年可能会被宣布为美国乃至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气候变化专家帕特里克·冈萨雷斯说,虽然尚不清楚这场山火具体起因,但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导致高温天气愈加频繁,加州南部各地自1895年以来平均气温上升多达2摄氏度,更容易触发野火。
欧洲森林研究所火灾应对专家林登·普朗托也指出,1980年以来,加州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摄氏度,植被干燥的天数翻了一番,山火风险随之升高。
更糟糕的是,极端天气导致2024年加州南部山区植被异常茂盛。英国生态与水文学中心野火专家玛丽亚·露西娅·费雷拉·巴尔博萨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带来大量降水,加州南部地区植被去年上半年过度生长,到了下半年又遭遇大范围干旱,大量干燥植被推升了火灾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极端降水与极端干旱天气之间的突然转换会随着气候变化越来越频繁。英国《自然》杂志2023年刊载的一篇文章指出,今后这种相反天气之间的短期大幅波动将越来越多,且程度会越来越剧烈。
极端天气的叠加效应
这场山火背后的大风因素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当地典型的秋冬季节性强风“圣安娜风”因擅长“煽风点火”而素有“魔鬼风”的恶名。它由内陆吹向沿海地区,温暖干燥且风速大,极易助长火势。按英国爱丁堡大学火灾学教授罗里·哈登的话说,在这种风作用下,即使些许余烬,也能发展成燎原之势,令消防员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这场山火还获得另一股反常强风的加持。美国国家气象局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城分支机构专家保罗·施拉特对路透社记者说,这股风从科罗拉多河谷下游一个形状奇怪的风暴系统背后吹过来,穿过山脉后又在背风坡形成“山地波”现象——风势“如同海浪一般”在撞击下增强,从而助长火势。科罗拉多州2021年年底就发生过类似的“山地波”,风速高达每小时180多公里,“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火灾都会很快失控”。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大气学家阿波斯托洛斯·武尔加拉基斯说,加州南部每年此时都是野火高发季,这次情况更严重,“史无前例”。另外,研究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加州野火季正在“拉长”。不少研究人员也认为,对加州而言,野火季恐会发展为“野火年”,全年风险处于高位。
结语
这场山火是近年来美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影响深远,不仅暴露了应急管理体系的问题,还引发了对气候变化和城市规划的深刻反思。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可能更加频繁,我们需要加强预警和应对措施,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