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如何在美景中守护一湖秀水?
千岛湖:如何在美景中守护一湖秀水?
千岛湖,这颗镶嵌在浙西大地上的明珠,以其1078座翠绿岛屿和一湖碧水吸引着八方来客。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战略水源地,千岛湖的水质保护至关重要。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2月,千岛湖整体水质达到Ⅰ类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主要指标均达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为27.0,表明水体为贫营养状态。这份优异的“体检报告”,正是淳安县多年来坚持生态保护的最好证明。
特别保护: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淳安模式”
2019年9月,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这是全国首个特别生态功能区。杭州市每年统筹安排5亿元用于生态功能区建设,重点支持“环保再提升”和“强村富民”项目。同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2023年杭州市生态环境补偿资金中,淳安县获得4171.16万元,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为确保保护措施落实到位,淳安县建立了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杭州市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每季度召开例会,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淳安县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实行工作进展“周报制”,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科学监测:为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为了科学监测千岛湖的生态环境,淳安县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了完善的监测体系。2014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与淳安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千岛湖水质水华监测预警系统。2020年12月,千岛湖生态系统研究站正式成立,对水生生态系统进行长期跟踪监测。
区域协作:共护一湖秀水
千岛湖的保护离不开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杭州市与黄山市携手推进新安江流域共治共保,2023年5月联合印发《新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同年11月,成立钱塘江流域水环境共治共保联盟,五市共同签订盟约。为加强入境水质监测,2023年6月在鸠坑口断面建成投用水质自动监测超级站。
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千岛湖不仅是饮用水源地,还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如何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个重要课题。淳安县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旅游开发方面,千岛湖合理布局六大游览区域,包括东南湖区、中心湖区、西北湖区等,每个区域都各具特色。同时,严格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在渔业发展方面,千岛湖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实施季节性禁渔制度,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从“输血”到“造血”
为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淳安县不仅依靠外部资金支持,更注重培育内生动力。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绿色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千岛湖的生态保护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通过科学监测、区域协作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千岛湖不仅保持了优良的水质,还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份成绩单,不仅属于淳安,更属于所有关心和支持千岛湖保护的人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这颗璀璨的“明珠”,让它永远闪耀在浙西的青山绿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