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炮到火箭军:毛泽东的远见如何影响今天
从二炮到火箭军:毛泽东的远见如何影响今天
南国初冬,某野外训练场,一场多课目连贯训练正在紧张进行。火箭军某旅官兵们熟练操作新装备,成功完成占领阵地、应急抢修、快反突击等多个课目。这是中国火箭军在新时代履行使命的一个缩影。
毛泽东的远见:从二炮到火箭军
时间回溯到1966年7月1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正式成立。这一决策是在冷战背景下,中国面对核威胁和导弹技术发展做出的战略选择。毛泽东曾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二炮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战略导弹部队,具备了核反击能力。从那时起,这支部队就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
改革强军:从二炮到火箭军的跨越
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正式更名为火箭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独立军种。这一改革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后的火箭军,不仅名称变了,更重要的是职能使命的拓展。从单一的核威慑与核反击,到常规导弹精确打击,再到为其他军种提供战略支援,火箭军的作战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科技强军:现代化装备提升战斗力
近年来,火箭军不断加强新装备、新技能、新战法训练。以某旅为例,他们积极探索新装备战斗力生成模式,通过“全面学装、深入管装、科学用装”活动,提升官兵专业能力。
面对新装备列装带来的挑战,该旅官兵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他们成立“党委第一班”、党员攻关组,搭建群众性战法创新平台,成功破解多个瓶颈难题,孵化出10余项新战法。
使命必达:新时代火箭军的担当
在新时代,火箭军官兵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红川精神”,扎根深山、默默奉献。他们以“风雨无阻,日夜兼程;严谨细致,安全准时”为战斗口号,时刻准备着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从南国深山到北国林海,从雪域高原到戈壁荒漠,火箭军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他们不仅守护着“大国长剑”,更在实战化训练中不断提升战斗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贡献着力量。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火箭军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如今的火箭军,正沿着毛泽东当年指引的方向,向着建设世界一流战略军种的目标迈进。他们将以更强大的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