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城厢镇:一座汉代古城的重见天日
青白江城厢镇:一座汉代古城的重见天日
2021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青白江区城厢古镇的一次例行考古发掘中,意外发现了一块刻有“新都城”字样的城墙包砖。这一发现,不仅揭开了一个尘封近两千年的历史谜团,更让这座古镇一跃成为考古界关注的焦点。
一座改变历史认知的古城
经过大半年的深入发掘,考古人员在遗址的9个地层里,清理出各类遗迹100余处,时代自战国晚期延续至上世纪早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墙、壕沟、房址、窑址、窑炉、灰坑、灰沟和城市排水系统等西汉至三国时期的遗存。
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都城”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杨洋介绍,该遗址是四川地区第一座城墙、壕沟、包砖三位一体共同展现的汉代城墙遗存。城墙自下而上可分为两个时期:下部为早期城墙,修建年代不晚于西汉中期;上部为晚期城墙,修建时代为东汉晚期至蜀汉时期。早期城墙主要使用夯土,墙体较厚;晚期城墙则加了包砖,坚固度大大提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遗址中出土的“新都城”铭文砖,以实物证据明确了城厢镇在西汉至三国时期为“新都城”所在地。这一发现将文献记载的城厢镇置县史提早了700余年,也廓清了以往学术界认为两汉至三国时期新都地理位置在新都区军屯镇的谬误。
一个见证历史变迁的古镇
城厢古镇不仅是考古学家的乐园,更是历史文化的宝库。位于古镇西街的原金堂县衙,以其古色古香、端庄大气的建筑风格,给许多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这座清代建筑并未对外开放,但透过紧闭的大门,仍能感受到其厚重的历史气息。
更令人惊喜的是,2024年12月,在古镇明教寺觉皇殿内,壁画修复师李晓洋带领团队历时4年,成功修复了四川唯一的明清两代重层壁画。这幅跨越数百年的壁画,不仅展现了精湛的艺术价值,更为研究明代壁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一段延续千年的文化传承
从汉代的“新都城”到宋代的“金堂”,再到如今的青白江城厢,这座古镇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它不仅是考古学家眼中的“人气之城”,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让后人得以一窥古代城市的繁华景象。
如今,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深入和文物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这座承载着两千年历史的古镇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文化的脉动。它不仅是一座古镇,更是一部立体的史书,等待着我们去细细品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