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墨香!走进三原县鲁桥镇东里村,探寻“文化指纹”
氤氲墨香!走进三原县鲁桥镇东里村,探寻“文化指纹”
“曲径通幽处,内里有乾坤。”走进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鲁桥镇东里村,浓郁的古风、古韵扑面而来,让人沉浸在古老的园林之中,探寻大篆的氤氲墨香,这些历史长河中存留的“文化指纹”,给这座古村落披上一层迷人的面纱。
东里村内的李靖故居。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景东旭 摄
独特的文化内涵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三原县鲁桥镇东里村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是“陕西省书法村”,境内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李靖故居、近代著名书法家刘自椟故居。全村传统建筑大多以关中民居形式存在,现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筑院落100余院,清末时期建筑院落7院。
东里村人杰地灵,历史上群贤聚集,饮食文化丰富,有徐朗西、茹欲立、刘自椟等文化名人,有“封肉夹馍”“羊肉臊子饸饹”等传统特色小吃,老村印象、书法之乡……使东里村形成了特殊的“文化指纹”,构成了独特的村情村貌,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该村坚守传统村落保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体现了传统村落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
讲述厚重的历史故事,引人入胜。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景东旭 摄
厚重的文化记忆 连接历史沟通未来
位于村中的李靖故居,是唐代卫国公李靖的故居,占地面积48亩,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被誉为北方古典园林鼻祖。园内亭台楼阁建造奇巧,名花异草四时争艳,假山秀石,曲径通幽,更有鱼池、石舫、石洞,集“关中八景”缩影景观建筑等。这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花园,称李氏园或唐园,俗称东里花园。后因战乱多次修复,现存建筑多为宋、明、清建筑,园内还现存部分珍奇树种,如紫藤抱杨、柽柳、红豆杉等,为这一古老园林增色不少。唐代诗人张籍游此园后,曾写下《三原李氏园宴集》赞美道:“园中有草堂,池引泾水泉。开户西北望,远见嵯峨山。”近代,因为杨虎城将军及其母亲曾在此居住,因此也叫“杨虎城花园”。
近年来,随着三原旅游业的发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更有影视公司、婚纱影楼等在园内拍摄电影、电视剧、风光片、婚纱摄影,成为观光游览、怀古赏花、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主题的热门景点和“网红”打卡地。
鲜明的文化传统 让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东里村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行家风、村风、党风教育,以良好家风带村风促党风。先后被住建部授予“中国传统村落”,被陕西省政府授予“全民阅读书香村”“陕西书法村”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作为省第六届道德模范的雷国平也是东里村人,他创办了“三原县东里村范秀莲家风馆”,教育引导村民在全村形成孝老爱亲、助人为乐、勤俭持家的良好氛围,同时范秀莲家庭也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依托古村落之基,弘扬书法文化。东里村按照“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兴农、以农促旅”的理念,以“一心一轴一带四街区”为架构,打造了“东里客厅”,同时实施文化提升工程,逐步建成以“书法文化”为核心,集书法体验、度假休闲、特色餐饮、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关中人文旅游村”,形成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村镇特色,让村民和游客能够体验东里村的人文情怀、乡风民俗和乡愁记忆,切身感受书法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无穷魅力,让东里书法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使东里书法成为文化传承中的一个新“指纹”、新符号。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保护意识,提升大家对古建筑价值的认知,村里经常开展教育宣传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古建筑保护工作中来,使保护、开发和利用有机结合,让传统村落中蕴藏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养分滋养更多人的精神家园。”东里村党支部书记李军说。
本文原文来自咸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