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罗刹记》:一面映照荒诞的戏曲之镜
高甲戏《罗刹记》:一面映照荒诞的戏曲之镜
12月16日,福建省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携新编高甲戏《罗刹记》在上海长江剧场红匣子上演。该剧改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罗刹海市》,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黑白颠倒"世界里的荒诞故事。
故事缘起:从《聊斋》到高甲戏
《罗刹海市》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经典故事,讲述了书生马骥在罗刹国的奇遇。在这个国度里,美丑颠倒、是非不分,越是丑陋的人反而越受重用。蒲松龄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荒谬与不公。
高甲戏《罗刹记》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戏曲化的改编。该剧通过丰富的舞台表现手法,将罗刹国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剧情梗概:一场荒诞的异国之旅
故事主人公马骥是一位英俊的书生,因科举失意而随父经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海风刮到了罗刹国。在这个荒诞的国度里,马骥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这里的人们以丑为美,以美为丑。为了生存,马骥不得不在鼻子上贴上豆腐块,伪装成"丑人",并学习罗刹国的歌舞。
在罗刹国,马骥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丑人":奸诈的丞相、虚伪的小官、荒唐的国王……这些角色共同编织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最终,马骥凭借智慧和勇气,揭露了罗刹国的真相,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艺术特色:丑角艺术的巅峰之作
高甲戏是福建省主要剧种之一,以其粗犷质朴、富有烟火气而著称。《罗刹记》作为高甲戏的代表作,充分展现了该剧种的艺术特色。
该剧的亮点在于其独特的丑角艺术。高甲戏的丑角分为多种行当,如傀儡丑、公子丑等。在《罗刹记》中,这些丑角行当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特别是鲛世奴一角,由傀儡丑应工,演员通过模仿提线木偶的动作,展现了罗刹国的荒诞与机械。
丞相一角则由净角扮演,勾白脸、扭捏作态,将罗刹国以貌取人的病态社会现实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反差萌的表演,令观众印象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主演陈德佳是一位技术全面的文武小生。他在剧中不仅要展现优美的唱腔,还要完成高难度的武戏动作,充分展现了高甲戏演员的综合实力。
演出信息:不容错过的文化盛宴
《罗刹记》将于12月16日晚在上海长江剧场红匣子上演。该剧不仅是一部戏曲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荒诞。通过高甲戏独特的艺术形式,观众将感受到一个"黑白颠倒"世界的荒谬与反思。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高甲戏《罗刹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社会、审视人性的机会。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