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单霁翔:汶川地震遗址保护是物质家园重建,更是精神家园重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单霁翔:汶川地震遗址保护是物质家园重建,更是精神家园重塑

引用
光明网
6
来源
1.
https://m.gmw.cn/2025-01/22/content_1303953486.htm
2.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5/0122/c404214-40406566.html
3.
http://qz.fjsen.com/node_308533.htm
4.
https://scsqw.cn/whzh/whpl/content_155089
5.
https://www.sclyxw.com/contents/20241206/6444.html
6.
https://news.seu.edu.cn/_t496/2024/1120/c5541a512045/page.htm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发表了一篇关于灾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讲话。他指出,灾后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物质家园的重建,更是精神家园的重塑。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文化遗产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汶川地震遗址的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单霁翔强调,灾后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和对口支援。以三线建设旧址保护为例,这些旧址见证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承载着几代人的奋斗记忆。在汶川地震中,许多三线建设旧址遭受严重破坏,但它们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并未消失。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四川省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和利用三线建设旧址。例如,东方汽轮机厂在地震后整体搬迁至德阳市八角井镇重建,其汉旺镇旧址被改造为国家级地震遗址,成为公众了解地震灾害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场所。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在地震中90%的厂房受损,但其原址被列为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继续发挥着科普和教育功能。

单霁翔指出,这些旧址的保护和利用,不仅是为了保存历史记忆,更是为了传承民族精神。它们见证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不拔,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通过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我们不仅是在重建物质家园,更是在重塑精神家园。

单霁翔还强调,灾后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政府、企业、社区和个人都应该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在汶川地震遗址的保护工作中,我们看到了这种全社会参与的力量。从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到地方社区的积极参与,再到个人的无私奉献,共同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单霁翔的讲话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灾后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项简单的修复工作,而是一项涉及文化传承、精神重塑和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通过科学规划、多方参与和持续努力,我们不仅能够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更能够为灾区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