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优质学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浦东新优质学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2023年,全国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校1736所,新增优质学位199.9万个。这一数据背后,是国家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浦东新区在义务教育领域同样走在前列,其“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已成为全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浦东新区的教育理念创新
“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是浦东新区新优质学校项目的两大核心理念。“三全育人”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五育并举”则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浦东新区的新优质学校项目正是围绕这两个理念展开。项目不挑选生源、不超常规聚集资源,而是关注常态条件下所有学校的优质发展。学校回归育人本原,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追求,主动探索内涵发展之路。
四大“发展引擎”:浦东新区的教育实践创新
浦东新区结合区域大、学校多的实际情况,着力打造四大“发展引擎”,推动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
内涵发展特色驱动
学校内涵发展关注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核心要素。以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为例,该校以“人文立校,科学育人”为办学理念,开发了多元课程和学生社团,成立了乡村少年宫,努力提供优质的师资队伍、学校课程、硬件设施等育人要素。
集团学区紧密联动
通过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浦东新区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辐射。以上海市北蔡中学为例,作为浦东第二批区级新优质项目学校,它与各成员校积极参与浦东新区教育局牵头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项目研究,共同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科研协同推动
浦东新区高度重视科研专家的全程指导,努力打造互联共通的新优质科研发展样态。12年来,新优质项目组先后邀请专家100多人次到浦东指导,近三年,浦东新优质学校的在研市区级课题逾180项。
技术赋能循证律动
新技术为新优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浦东新区鼓励项目校在循证实践中探索课堂教学、校本研修、学校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例如,孙桥小学打造智趣课堂,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优质均衡:浦东新区的教育公平实践
浦东新区通过多项措施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例如,实施“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合理确定各公办中小学校对口招生地段;推进集团化办学,通过优质学校挖潜扩容,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确保师资力量均衡分布。
同时,浦东新区还关注特殊群体的教育公平。例如,通过新建、改扩建新增公办学位489.2万个,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超过95%。
示范引领:浦东新区的教育改革启示
浦东新区的新优质学校项目不仅极大促进了上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也在福建、贵州、重庆、江苏、安徽等地推广应用,使十几万学生受益。这一项目以四大“发展引擎”为特色,通过内涵发展特色驱动、集团学区紧密联动、教育科研协同推动和技术赋能循证律动,为全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未来,浦东新区将继续推进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计划,目标到2026年,新优质项目学校将扩大到120所左右,让更多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