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集采降价,国产崛起!
心脏起搏器集采降价,国产崛起!
2024年12月29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宣布心脏起搏器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第二采购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的采购和使用工作正式启动。此次集采涉及7家企业的52个注册证,覆盖约1.3万个采购量,产品价格在原中选价格基础上平均再降11.58%。
这一消息标志着心脏起搏器集采政策进入新阶段。自2019年江苏开展国内首次心脏起搏器集采以来,截至2024年1月,全国已开展15轮集采,其中联盟集采4轮,省级集采11轮。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显著降低了心脏起搏器的价格,双腔起搏器平均降价达60%,部分地区最高降价幅度甚至达到78.26%。
集采政策的实施不仅降低了患者负担,也推动了国产心脏起搏器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仍被外资品牌主导,进口品牌市场份额高达95%。主要进口企业包括波士顿科学、百多力、美敦力和雅培等,这些企业的产品注册证数量遥遥领先。相比之下,国产企业注册占比仅为5%,市场占有率仅6.46%。
尽管如此,国产心脏起搏器企业正在快速崛起。乐普医电、先健科技和微创医疗等企业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推进和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战略的实施,国产心脏起搏器的市场占有率有望逐步提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规模约为63.6亿元,双腔起搏器作为主流产品,占比达76%。然而,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心脏起搏器的普及率仍然较低。据统计,2020年我国每百万人口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数量仅为64.9台,而中国香港为2900台,欧美国家更是高达1200-2000台。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上升,心脏起搏器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国产心脏起搏器企业正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虽然目前仍面临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的挑战,但随着政策支持和企业创新的不断推进,国产心脏起搏器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实惠的医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