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现代相声的兴起与相声文本研究》:一部系统研究现代相声艺术的学术专著
陈建华《现代相声的兴起与相声文本研究》:一部系统研究现代相声艺术的学术专著
《现代相声的兴起与相声文本研究》是陈建华教授的学术专著,于2020年出版。该书系统梳理了现代相声的兴起历程及其艺术特点,深入探讨了相声与传统笑话、评书、戏曲等艺术形式的渊源关系,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相声研究著作。
书籍主要内容
《现代相声的兴起与相声文本研究》一书,从多个维度探讨了现代相声的兴起及其艺术特征。作者陈建华教授通过文献梳理、历史辨析和文本研究,揭示了现代相声崛起的多重动因。
经济基础与相声发展
近代经济为现代相声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市娱乐市场的繁荣、相声制造利润的能力、学艺门槛的低门槛,以及市民阶层的壮大,共同推动了相声艺术的发展。相声观众分化为底层小市民、市井文人、商贾和达官贵人四类,构成了相声市场的主体。
传统笑话与相声艺术
传统笑话对相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笑话完善了相声的包袱技艺,建立了捧逗结构,奠定了文哏相声的基础,并提供了成熟艺人和演出底本,推动了职业化相声的形成。
戏曲艺术与相声创新
戏曲艺术对相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部分戏曲艺人转行成为早期相声艺人,戏曲丑角的捧逗结构丰富了相声艺术,民间小戏的技法为文哏相声奠定了基础,戏曲催生了相声的柳活艺术。
评书艺术与相声成熟
评书艺术对现代相声的成熟产生了重要影响。评书为早期相声提供了大量作品和人才储备,评书的外插花、滑稽书胆、滑稽扣子等技法完善了相声的包袱艺术,评书的发科卖相和贯口等手法丰富了相声的表演技艺。
现代相声的成熟
"穷不怕"被确立为现代相声的创始人,但他的相声仍保留着戏曲和唱曲的痕迹。"相声八德"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相声的真正成熟,他们完善了对口相声的结构,推动了相声走进茶馆和园子,使其成为主流艺术。
学术价值与研究特色
该书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创新:首次提出"相声是一种兼体性的喜剧艺术"的论断,创造性地提出了"兼体性"这一学术概念,为理解相声艺术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史料丰富:作者广泛搜集和梳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对相声艺术的历史演进进行了细致考察,展现了扎实的学术功底。
跨学科研究:从艺术经济学、艺术社会学、现代传播学等多个角度探讨相声艺术的发展,展现了跨学科的研究视野。
作者简介
陈建华,男,汉族,1972年4月出生,山东省泰安人。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家推荐
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在序言中高度评价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认为"兼体性"这一学术概念不仅适用于阐释相声艺术,也可以推广到其他表演艺术形态的研究中。
结语
《现代相声的兴起与相声文本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现代相声艺术起源与发展的学术专著,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不仅适合学术研究者阅读,也适合对相声艺术感兴趣的普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