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眉资同城化:眉山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逆袭”?
成德眉资同城化:眉山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逆袭”?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四川省委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其中“成德眉资同城化”作为核心内容,被赋予了重要使命。作为成都都市圈的重要成员,眉山市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眉山:成都都市圈的“后起之秀”
眉山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总面积7140平方公里,下辖2个区(东坡区、彭山区)和4个县(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常住人口约296.1万。眉山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大文豪苏轼的故乡,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
近年来,眉山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眉山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37.00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28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80.4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813.32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0:39.2:46.8,呈现出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
同城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交通互联:打造半小时交通圈
随着成德眉资同城化战略的推进,眉山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大机遇。市域(郊)铁路成眉线的建设,将实现成都与眉山之间的快速通达,预计最快将于2024年9月30日前实现通车运营。这不仅大大缩短了两地的通勤时间,更为眉山融入成都都市圈提供了重要支撑。
产业协同:构建“研发+生产”新格局
在产业方面,眉山正积极承接成都的产业转移,与成都形成“研发+生产”的产业协同格局。2023年,眉山市“1+3”产业实现产值1464.3亿元,增长16.6%。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长25.8%,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眉山还积极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构建错位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创新驱动:借力成都科教资源
眉山市积极对接成都的科教资源,推进科技创新。2023年,眉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7项,向上争取到位无偿科技项目资金2837.47万元。获得专利申请授权2641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户,新增瞪羚企业2家。通过与成都的协同创新,眉山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公共服务:推进同城化共享
在公共服务领域,眉山正积极推进与成都的同城化共享。例如,在教育领域,眉山与成都的优质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推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医疗领域,眉山与成都的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眉山的公共服务水平,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未来展望:眉山的“逆袭”之路
面对成德眉资同城化带来的机遇,眉山市正积极谋划未来发展。一方面,眉山将继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通达性;另一方面,眉山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眉山还将加强与成都的科技创新合作,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可以预见,在成德眉资同城化战略的推动下,眉山市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通过与成都的协同合作,眉山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成都都市圈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