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洋麦芽糖:千年非遗里的甜蜜传承
杉洋麦芽糖:千年非遗里的甜蜜传承
在福建古田县杉洋镇,有一道传承千年的甜蜜美食——杉洋麦芽糖。这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糖,更是一份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年传承的历史印记
杉洋麦芽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杉洋镇志》记载,早在商朝时期,杉洋先民就开始制作麦芽糖。这种传统的制糖工艺,历经数千年沧桑,依然在杉洋镇得以完整保留。
独特的制作工艺
杉洋麦芽糖的制作工艺独特而复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选料:选用优质糯米和小麦作为原料,要求糯米颗粒饱满,小麦色泽金黄。
发芽:将小麦浸泡后催芽,待麦芽长至3-4厘米时,将其切碎备用。
蒸煮:将糯米洗净后蒸熟,待其冷却至50℃左右时,加入切碎的麦芽混合物。
发酵:将混合物放入大缸中,保持恒温发酵8-10小时,使麦芽中的淀粉酶充分作用于糯米,将其转化为麦芽糖。
过滤:发酵完成后,用纱布将糖浆过滤,去除残渣。
熬制:将过滤后的糖浆倒入锅中,先用大火煮沸去除浮沫,再转小火慢熬至浓稠呈琥珀色,期间需不断搅拌以防粘锅。
成型:熬制好的麦芽糖趁热倒入模具中,冷却后切块包装。
非遗文化的现代传承
2022年,杉洋麦芽糖被列入宁德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传统工艺终于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保护。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当地成立了多家麦芽糖制作工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老弟食品有限公司。
老弟食品有限公司的余延伟师傅是杉洋麦芽糖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麦芽糖制作,至今已有40余年。在他的带领下,老弟食品有限公司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还不断创新,开发出多种口味的麦芽糖产品,如花生麦芽糖、芝麻麦芽糖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杉洋麦芽糖不仅是当地人的日常零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在杉洋镇,每逢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或购买麦芽糖,寓意着甜蜜和团圆。此外,麦芽糖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祭祀活动和民俗庆典中,成为当地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杉洋麦芽糖逐渐走出古田,走向全国。通过参加各类展销会、文化节等活动,杉洋麦芽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喜爱这一传统美食。
杉洋麦芽糖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更展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在现代社会,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甜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