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挡开车,这些小技巧你得知道
自动挡开车,这些小技巧你得知道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挡汽车凭借其操作简便、驾驶轻松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车主的青睐。对于许多新手司机来说,自动挡汽车似乎只要挂上“D”挡就能轻松上路。然而,看似简单的自动挡汽车,在驾驶过程中其实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不了解这些,不仅可能会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还可能给自己和他人的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起步操作需规范
很多人在启动自动挡汽车时,习惯直接拧钥匙点火,然后挂“D”挡就走。其实,这样的操作并不规范。正确的起步流程应该是:先将钥匙拧至“ACC”位置,让车辆进行自检,等仪表盘上的指示灯熄灭后,再将钥匙拧至“ON”位置启动车辆。启动后,不要急于挂挡行驶,让车辆原地怠速热车30秒至1分钟左右,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热车可以让发动机各部件得到充分润滑,减少磨损。热车结束后,踩住刹车,将挡位从“P”挡拉至“D”挡,松开手刹,缓慢抬起刹车,车辆就可以平稳起步了。
合理使用挡位
“D”挡并非万能: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D”挡能满足我们的日常驾驶需求,但在一些特殊路况下,就需要合理运用其他挡位。比如,当车辆爬坡时,如果一直使用“D”挡,发动机可能会因为动力不足而出现“嘶吼”,此时可以将挡位切换至“L”挡(低速挡)或“M”挡(手动模式),利用低挡位高扭矩的特点,让车辆更轻松地爬坡。
“N”挡的使用时机:“N”挡是空挡,在短时间停车时,比如等红灯(预计等待时间超过30秒),可以将挡位挂入“N”挡,拉起手刹,这样可以减少车辆在“D”挡时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负荷。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千万不要随意挂入“N”挡滑行,因为自动挡汽车在空挡滑行时,变速箱内部的润滑和油压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变速箱过热,损坏变速箱。
“R”挡的操作要点:挂“R”挡倒车时,一定要确保车辆完全停稳后再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损坏变速箱齿轮。另外,倒车时要控制好车速,避免因速度过快而发生碰撞事故。
停车步骤要正确
停车时,如果操作不当,同样会对车辆造成损害。正确的停车步骤是:车辆停稳后,先踩住刹车,将挡位从“D”挡拉至“N”挡,拉起手刹,松开脚刹,让车辆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再踩住刹车,将挡位从“N”挡拉至“P”挡,最后关闭发动机。这样的停车顺序可以避免在“P”挡时车辆因受力而导致变速箱锁止机构磨损。
避免长时间踩刹车挂“D”挡
在一些拥堵路段,车辆走走停停,很多人习惯一直踩住刹车,挡位保持在“D”挡。这样做虽然方便,但时间长了,会使变速箱油温升高,加剧变速箱内部零件的磨损。所以,在长时间停车时,还是建议将挡位切换至“N”挡或“P”挡。
特殊情况的应对
车辆故障时拖车:如果自动挡汽车出现故障需要拖车,一定要注意拖车方式。一般来说,自动挡汽车应使用平板拖车,如果没有平板拖车,短距离拖车时,车速不能超过30公里/小时,且拖车距离不宜过长,否则会损坏变速箱。
涉水行驶:在遇到积水路段时,开自动挡汽车要特别小心。如果积水深度超过半个轮胎,不建议强行通过。如果必须通过,应挂入“L”挡,保持低车速匀速通过,避免中途换挡或停车,防止发动机熄火和水倒灌进排气管。
总之,开自动挡汽车虽然相对简单,但其中的门道可不少。了解并掌握这些驾驶注意事项,不仅能让我们的驾驶过程更加安全、顺畅,还能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希望各位车主在享受自动挡汽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牢记这些要点,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