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曲线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曲线解析

引用
网易
7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OMABM9055617BC.html
2.
https://wenku.docs.qq.com/detail?docId=bSMgLXb9c2
3.
https://21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13274198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09/18/81095587_1122819574.shtml
5.
https://21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2291395
6.
https://21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4246768
7.
http://hx.ychedu.com/HXJA/JNJJA/610877.html

在中考化学中,溶解度曲线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将从溶解度曲线的基础知识、应用以及典型例题解析三个方面,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01

溶解度曲线的基础知识

溶解度曲线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它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情况。

溶解度曲线的四要素

  1.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2. 标准:“在100g溶剂里”,需强调和注意的是: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

  3.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衡址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标准,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

  4. 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

溶解度曲线的表示方法

  • 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 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
02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还可以用于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例如硝酸钾和氯化铵。但也有例外,如氢氧化钙,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降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同时会随压强增大而提高。

特殊点和交点的意义

  • 特殊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最高点、最低点等特殊点,往往表示物质在特定温度下的最大或最小溶解度。
  • 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03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求物质的溶解度

已知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求60℃时KNO3的溶解度。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克。

例题2:比较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下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时,a、b、c溶解度大小的正确顺序是( )。

A.a>b>c B.c>b>a
C. c>a>b D.a>c>b

解析:在同一温度下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可根据该物质溶解度曲线所处的位置确定,一般曲线位置在上,溶解度大,曲线位置在下,溶解度小。因此,正确答案为C。

例题3:判断物质所处状态

下图三种物质中气态物质是( )。

A.a B.b C.c

解析:由于气态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本例中C物质的溶解度变化符合这一规律,故c为气体。

例题4: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20°C时,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硝酸钾于烧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乙→丙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丙→丁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解析
A.从图可以看出,20°C时,甲烧杯中还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所以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
B.从图可以看出,20°C时,丙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所以丙烧杯中,硝酸钾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在此基础中继续加水得到丁溶液,溶剂增多,所以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
C.乙烧杯中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乙→丙过程中,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或变小,故C错误;
D.丙→丁过程中,继续加入溶剂,溶质质量不变,所以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D错误。故选: B。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看到溶解度曲线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溶解度曲线的读图方法和应用技巧,对于提高化学解题能力非常有帮助。

04

总结

溶解度曲线是中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通过理解溶解度曲线的四要素、学会读图和分析曲线,我们可以轻松解决与溶解度相关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曲线判断物质的状态。通过多做练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掌握这一知识点,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