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如何养护你的肝脏
中医教你如何养护你的肝脏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被誉为“将军之官”,其功能不仅涉及消化系统,还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中,肝脏具有调节全身气机、储存血液、调节血液循环等重要功能。因此,养护肝脏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眼中的肝脏功能
中医认为,肝脏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主疏泄:肝脏具有维持全身气机、脉络、水道、肤腠、精神情志疏通畅达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人体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如呼吸、饮食、二便、出汗、月经、甚至情绪的调整和稳定中。
藏血:肝脏能够储存血液,并在需要时调节血液的分配。《黄帝内经》提到:“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说明肝脏在睡眠时会储存血液,以供身体其他部位使用。
主筋:肝脏与人体的运动功能密切相关。肝血充足则筋脉得到滋养,运动灵活;肝血不足则可能导致筋脉拘挛、运动受限。
如何养护肝脏
- 生活调养:规律作息、充足睡眠的重要性
中医强调“人卧则血归肝”,按时就寝、睡眠充足是养肝血的最好办法。特别是丑时(凌晨1-3点)是足厥阴肝经循行时间,此时人体气血将汇聚到肝脏,充实肝体,涵蓄肝用。因此,保证这个时间段的熟睡状态是对肝最好的关怀。
- 情志调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肝为将军之官,一个又“耿直”又“高傲”的内脏,当身体出现抑、郁、滞、塞等不条达的状态都可能伤害它。因此,平时多培养温和、宽容、积极、乐观的性格,消除忧思多虑、烦躁暴怒等不良情绪,避免在夜间纠结问题,对呵护肝脏非常有益处。
- 饮食调养:推荐适合养肝的食物和饮品
中医讲:“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青色与肝五行相生。肝在五行中属木,而青色也属木,因此青色食物与肝脏相应,有助于滋养肝脏。其次,青色与肝色味相配。青色对应是酸味,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肝欲酸”,说明酸味食物有利肝脏,许多水果如青苹果、葡萄、猕猴桃都带有酸味,有敛阴生津的作用。
夏季常见的绿色蔬菜有丝瓜、黄瓜、马齿苋、茼蒿、空心菜、冬瓜等,多食这些蔬菜有助于清热解毒、化痰湿、通经络。蔬者,疏也,有疏通的作用。多食蔬菜,少食辛辣油腻,胆管才能疏通,肝胆疏泄正常,肝才不会出现各种问题。
- 运动调养:适度运动对肝脏的益处
适度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肝脏健康状况。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因为《黄帝内经》认为:“肝者,罢极之本”,也就是超负荷劳作、疲劳等“过用”行为也会伤肝。
- 中药调养:常用养肝中药和穴位按摩方法
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润肺的作用。枸杞子与菊花搭配,一补一清,适合肝血虚引起的莫名起急、夜眠多梦、口干、女性脸颊长斑、因肝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的人群。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和输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原穴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压痛感,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经常按揉太冲穴,可起到疏肝理气、滋养肝血的作用。临床最常用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同侧太冲穴,双侧可同时按揉3-5分钟,早晚各一次。
案例分享:国医大师的临床经验
国医大师徐经世在治疗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他认为,调肝是多病种治疗、康复的重要策略和法则。徐老总结出“疏肝理气,条达木郁;补益肾水,清平相火;理脾和胃,和煦肝木;活血化瘀,燮理阴阳”的三十二字调肝法。
徐老强调,无论肝病在初、中、末任何一个阶段,疏通气血这个原则应贯穿其始终。同时,他还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木得土而达”的理论,强调调理脾胃对肝脏健康的重要性。
结语
肝脏的健康关系到整个人体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适当的运动以及中药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肝脏疾病。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肝脏健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护好自己的“小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