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提醒:冬季防摔不容忽视
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提醒:冬季防摔不容忽视
近日,北京迎来今冬首场大范围降雪,北京积水潭医院接诊了大量因雪天路滑而摔伤的患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骨科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骨科专家提供了实用的防摔小妙招。
为什么冬季摔伤患者增多?
冬季干燥寒冷、日照缩短,人们在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提高警惕时,往往容易忽略骨科疾病。看似不起眼的跌倒,对老年人来说,或许是灾难性的。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年因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老年人中有一半以上是跌倒所致。
积水潭医院专家的防摔建议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李庭建议,老年人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增加晒太阳时间:相比夏季,冬季可延长到每次20至30分钟,一周2至3次,这不但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还能减少跌倒风险。但如果已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应遵医嘱规范治疗。
增加腿部力量和保持平衡的锻炼:“小老人”可以做一些抗阻训练、步态、灵活性练习,以及太极和八段锦等,“老老人”则要维持适量的身体活动,比如散步,必要时使用手杖。当改变体位时应遵守“三部曲”: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站立不稳而跌倒。
减少雨雪天气出门:老年人外出走路时不要迈大步,要小步走,同时注意穿着,太长或太宽的衣裤、磨损严重的鞋子,都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减少厚重却不保暖衣服叠穿:老年人外出走路时不要迈大步,要小步走,同时注意穿着,太长或太宽的衣裤、磨损严重的鞋子,都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
卫生间:安装防滑垫、防滑扶手,降低淋浴区的门槛高度。
家具选择:挑选边角打磨圆滑的家具,避免老人磕碰受伤。
走廊和公共区域:在走廊、卫生间等处安装扶手,还可以增添智能设备,比如防跌倒AI红外线行为技术分析摄像头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醒工作人员。
照明:避免夜灯长明影响睡眠,晚上上厕所的时候有声控灯更好,小区电梯关门时间是否能适当延长,着急进门也容易磕碰。
摔倒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头部撞击且失去知觉的患者:应保持原位并呼叫救护车。
意识清楚且伴有颈部疼痛的患者:应平躺,不要垫枕头,并呼叫救护车,尽量减少移动。
髋部或大腿疼痛的患者:应保持最少疼痛的姿势,呼叫救护车,不应自行移动,以避免骨折移位。
头部撞击但无颈部疼痛,意识清楚的患者:可由家属送往医院。
有出血伤口的患者:应使用清洁的布压迫 10 – 15 分钟。
预防胜于治疗
老年人防跌倒应做好“两增两减”:一是增加晒太阳的时间。“相比夏季,冬季可延长到每次20至30分钟,一周2至3次,这不但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还能减少跌倒风险。但如果已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应遵医嘱规范治疗。”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娟说。
二是增加腿部力量和保持平衡的锻炼。“小老人”可以做一些抗阻训练、步态、灵活性练习,以及太极和八段锦等,“老老人”则要维持适量的身体活动,比如散步,必要时使用手杖。当改变体位时应遵守“三部曲”: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站立不稳而跌倒。
专家提醒,锻炼虽然可以预防跌倒、促进健康,但老年人锻炼要注意选择光线好、路面平、不拥挤的地方作为运动场所。
此外,应减少雨雪天气出门、减少厚重却不保暖衣服叠穿。“老年人外出走路时不要迈大步,要小步走,同时注意穿着,太长或太宽的衣裤、磨损严重的鞋子,都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李庭建议。
诸群瑛建议,如果是居家养老,子女在为老人做屋内适老化改造时,可以在卫生间安装防滑垫、防滑扶手,降低淋浴区的门槛高度;挑选边角打磨圆滑的家具,避免老人磕碰受伤;如果是养老机构,除了在走廊、卫生间等处安装扶手,还可以增添智能设备,比如防跌倒AI红外线行为技术分析摄像头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醒工作人员。
“夜灯长明影响睡眠,晚上上厕所的时候有声控灯更好”“小区电梯关门时间是否能适当延长,着急进门也容易磕碰”……适老化改造在不少社区正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