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九转大肠:舌尖上的历史传奇
济南九转大肠:舌尖上的历史传奇
2018年9月10日,九转大肠入选“中国菜”中的“山东十大经典名菜”名单,这道有着140多年历史的济南传统名菜,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再次赢得了世人的瞩目。
从红烧大肠到九转大肠:一段传奇的诞生
九转大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初年。当时,在济南县东巷北首有一家名为“九华楼”的饭庄,店主杜老板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商人,对佛家的“九九归一”之说十分推崇。有一次,他去一位做肉食的朋友家喝孩子的满月酒,酒后朋友回礼并额外送给他一挂猪大肠。杜老板便让店里的厨师尝试用这挂大肠做出一道新菜。
厨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创制出一道色泽红亮、口感醇厚的红烧大肠。这道菜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后来,一位文人在品尝后赞不绝口,认为这道菜的制作工艺和味道层次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堪比道家的“九转仙丹”,于是建议将其更名为“九转大肠”。
独特的制作工艺:五味俱全的美食传奇
九转大肠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采用了“肠套肠”的烹饪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选料:选用新鲜的猪大肠,经过清洗和初步处理后,切成合适的长度。
焯水:将大肠放入沸水中焯烫,去除腥味和杂质。
煮制:在锅中加入葱、姜、料酒等调料,将焯好水的大肠放入锅中煮制,使其初步入味。
炸制:将煮好的大肠捞出,沥干水分后放入热油中炸制,使其表面形成一层酥脆的外壳。
烧制:将炸好的大肠放入锅中,加入酱油、糖、醋、料酒、花椒、八角等调料,用小火慢慢烧制,使其充分吸收各种调料的味道。
收汁:待大肠烧制入味后,加入香菜末,翻炒均匀,收汁出锅。
经过这些工序,九转大肠最终呈现出红润透亮的色泽,口感层次丰富,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肥而不腻,香味扑鼻。
现代传承:舜耕山庄的创新与坚守
在现代,九转大肠的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和规范。厨师们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对食材的处理和烹饪技巧进行了优化,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舜耕山庄是品尝正宗九转大肠的推荐地点。这家位于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28号的酒店,不仅拥有优美的湖景环境,更以其精湛的烹饪技艺和对传统鲁菜的传承而闻名。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最地道的九转大肠,感受这道百年名菜的独特魅力。
九转大肠作为鲁菜的代表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这道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耗时耗力的菜品,更显得弥足珍贵。它提醒着我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要忘记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