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军用机器人:未来战场的新宠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军用机器人:未来战场的新宠儿?

引用
新华网
9
来源
1.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f3770267df6fe543a75b296fc710c28b
2.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74591
3.
https://military.cctv.com/2024/08/09/ARTIftXKF9aQltYkvH338Qu2240809.shtml
4.
http://www.81.cn/szb_223187/gfbszbxq/index.html?paperName=zggfb&paperDate=2024-05-22&paperNumber=04&articleid=931648
5.
http://www.xinhuanet.com/milpro/20241114/884acf247be343cf8f14ce579808f682/c.html
6.
http://www.81.cn/yw_208727/16328958.html
7.
http://www.xinhuanet.com/milpro/20240809/b9fe3d1ce69d4def938153cc7fd96d44/c.html
8.
https://chinese.aljazeera.net/technology/2024/2/15/%E5%9C%A8%E6%9C%BA%E5%99%A8%E4%BA%BA%E4%B8%8E%E4%BA%BA%E5%B7%A5%E6%99%BA%E8%83%BD%E6%97%B6%E4%BB%A3%E7%9A%84%E6%88%98%E4%BA%89%E4%B8%8E%E5%92%8C%E5%B9%B3
9.
https://hackernoon.com/lang/zh/%E6%9C%BA%E5%99%A8%E4%BA%BA-AI-ew-%E4%B9%8C%E5%85%8B%E5%85%B0%E6%88%98%E4%BA%89%E5%A6%82%E4%BD%95%E9%87%8D%E5%A1%91%E5%86%9B%E4%BA%8B%E6%8A%80%E6%9C%AF

2024年,世界多地硝烟弥漫,传统火力战虽仍是“主角”,但智能化特征已然显现。战场从传统空间向新兴领域拓展,武器装备远程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明显,战争形态正在加速演变。战火硝烟的背后,军事科技热点频频,各主要军事强国加大投入、力争主动,不断塑造技术优势、战争胜势。

01

无人装备成为战场主力

在俄乌冲突中,无人装备已成为攻坚主力。“无人”辅助“有人”、“无人”取代“有人”,渐渐成为趋势。无人机战场运用更加多元。随着小型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大量无人机出现在战场各个角落,正在颠覆传统的作战模式。在俄乌冲突中,双方投入无人机装备数十型,总量数以万计,用于执行持久监视侦察、定点清除、自杀式攻击等任务。

地面无人系统发展提速。随着无人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地面无人系统为无人作战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支撑。今年初,新加坡一家公司推出一款“金牛座”四驱无人车,该车除了可以执行后勤运输、伤员后送等军事任务外,还可以携带释放另一部机器人或无人机,以扩大监视范围。4月,美国陆军演示了无人版的“海马斯”火箭炮,从机动到发射,火箭炮可以全部通过远程操控。在未来战场上,更加自主、智能的地面无人系统将与其他系统协同配合,高效完成作战任务。

无人艇、无人潜航器融入作战体系。4月,澳大利亚国防部推出“幽灵鲨”无人潜航器,并声称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水下自主载具”,可为海军提供情报、监视、侦察和打击的远程自主水下作战能力,预计首批量产潜航器将于明年底交付。10月,俄罗斯一家公司宣布,“准星”多功能海上无人艇已成功完成测试,正在为量产做准备。“准星”可用于侦察、火力支援、伤员转移、弹药和物资运输。无人艇、无人潜航器竞相下水,预示着水面水下作战能力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或将成为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关键技术。

02

人工智能重塑战争模式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强大的应用泛在性,在其支撑下,“有人/无人侦察平台+情报云+智能便携情报终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战场,侦察情报系统运行模式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目前,已有国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学习无人机拍摄的冲突地区图像,从而对战场上的人员和装备进行识别并发动打击。在今年6月的欧洲防务展上,比利时展示了一款军事装备指南应用程序,该程序使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军事装备。士兵将装备照片上传后,人工智能可进行快速精确识别,并生成该装备的类型、来源、功能等信息。如果将该程序嵌入无人装备之中,可帮助无人装备自主判断,从而缩短“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ODA)”环路循环时间。

人工智能技术与装备相结合,正在改变未来战争的模式。美国空军在2024财年预算中,申请近5000万美元用以启动“毒液”项目,旨在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飞机上,使飞机获得自主飞行能力。他们于4月份开展了一次开创性试验,让一架有人驾驶的喷气式战斗机与一架人工智能控制的改进型F-16战斗机进行模拟空战演练,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改变未来空战模式的可能性。美国空军正计划组建一支由超过1000架AI无人战斗机组成的部队,首架预计2028年投入使用。

此外,ChatGPT的火热让生成式人工智能引起了各国军方的高度关注。除了前文讲到的共同改进美国的反无人机系统,OpenAI公司还与安杜里尔工业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开发和部署用于国家安全任务的先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这些举动,标志着OpenAI首次与武器制造商合作,向军事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03

技术进步与伦理挑战

随着军用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挑战和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人工智能系统的使用引发了关于自主武器系统的道德和法律问题,需要在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原则之间寻找平衡。

以色列在加沙战争中使用了一种名为“哈布苏拉”的人工智能系统以加快其袭击的速度——该系统致力于从各种来源提取大量信息(例如通信数据、飞机镜头和监视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并生成袭击目标建议。这种转变引发了关于技术进步对人性本质及其对生命的尊重程度的影响的深刻问题。

在缺乏意识的情况下,当前的人工智能缺乏领导人类或是消灭人类的能力,而使人类变得更美好的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人工智能科学家伊恩也认同这一趋势——他认为人工智能甚至不如宠物那样聪明,而且当前的系统还远未达到使它们获得某些意识以变得聪明的程度。

04

未来展望

军用机器人凭借其智能化、多功能性,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地面到空中再到水下,它们不仅提升了作战效率,还显著降低了士兵伤亡风险。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未来军用机器人将成为作战指挥、火力支援、物资运输等方面的关键力量。然而,其发展也带来技术、成本和伦理等多重挑战,需要在追求军事优势的同时,确保符合人道主义原则和国际法规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