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囊玛:千年舞动的魅力
拉萨囊玛:千年舞动的魅力
2025年除夕之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首次在西藏拉萨设立分会场。在海拔3650米的布达拉宫广场上,一场融合歌舞、藏戏、非遗展示的视听盛宴惊艳了全国观众。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囊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拉萨囊玛,这种源自西藏的传统室内歌舞表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囊玛源于南亚的"呐嘎玛",通过拉达克传入西藏;另一种说法则指向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认为他创作的情诗成为了囊玛歌词的源泉。从字面上理解,"囊玛"的"囊"有内在之意,可能源于两个历史事件:一是五世达赖时期的第巴·桑结嘉措,常在"囊玛康"内宴请权贵,歌舞赋诗,因此得名;二是八世达赖时期,西藏与廓尔喀冲突,大臣竺仁·颠真班久被误疑通敌,获释后他游历各地,带回了内地的扬琴等乐器,将不同民族的音乐融入西藏宫廷歌舞,从而催生了囊玛。
无论哪种说法,囊玛的诞生都彰显了它并非外来的产物,而是雪域高原孕育的独特艺术瑰宝。它承载着西藏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是雪域高原艺术文化中的一朵绚丽花朵,展现了高原人民的独特审美和艺术智慧。
作为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藏族传统歌舞形式,囊玛的主要特点是音乐结构完整,由引子、歌曲、舞曲三部分组成。引子由乐器演奏,曲调较固定;歌曲的音乐典雅,节奏舒展;舞曲欢快热情,表演者只舞不唱,有时舞者脚下垫一块木板,踏出明快的声响。伴奏乐器多样,包括竹笛、札木聂、扬琴等。舞蹈动作优美,歌词多为六字句,内容涉及自然赞美和爱情表达。
在藏族文化中,囊玛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西藏人民生活和情感的体现,也是雪域高原艺术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当代,囊玛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的演出,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场演出不仅展示了囊玛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西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力与创新。
拉萨囊玛,这颗雪域高原上的艺术明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传承。它不仅是西藏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门古老的艺术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