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航天技术民用化:万亿蓝海市场蓄势待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航天技术民用化:万亿蓝海市场蓄势待发

引用
中国科学院
11
来源
1.
https://www.cas.cn/zjs/202411/t20241115_5039484.shtml
2.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209/herald/d395d70f9291ac64627c7ffa89332b1a.html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3/28/content_26049273.htm
4.
https://36kr.com/p/2942477875993481
5.
http://lw.news.cn/20241014/1ae4d20c1bdc47d7a54159e9b27166bc/c.html
6.
https://kw.beijing.gov.cn/xwdt/kcyx/xwdtcyfz/202501/t20250107_3982741.html
7.
http://gdstc.gd.gov.cn/kjzx_n/mtjj/content/post_4478783.html
8.
https://www.ncsti.gov.cn/kjdt/scyq/bjjjjskfq/jkdt/202409/t20240929_180540.html
9.
https://www.crhcc.com/hydj/2024/8/55a874ff28a54770a73d2b392cc5d56a.htm
10.
https://tz.zjol.com.cn/xw18022/sh18033/202404/t20240418_26784124.shtml
11.
https://www.aijianmo.com/m/index.php?s=/news/index/detail/id/6844.html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时空道宇CEO兼首席系统工程专家王洋,深入探讨了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王洋表示,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企业正积极投身这一领域,推动产业蓬勃发展。以时空道宇为例,该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卫星通信车规级量产应用,并计划在两年内完成72颗卫星的部署。这些进展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频轨资源争夺中的竞争力,更为未来的航天技术民用化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01

航天技术民用化:从梦想照进现实

近年来,航天技术民用化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趋势。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达到3840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收入占比高达73%,达2810亿美元。这一数据充分表明,航天技术正在从传统的军事领域加速向民用领域渗透,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众多航天技术民用化应用中,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是最为典型的三大领域。以卫星通信为例,SpaceX的“星链”计划已累计发射5650颗卫星,其星座整体规划更是高达42000颗。在国内,以时空道宇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企业也正在快速布局。该公司推出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作为全球首个商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星座,具备覆盖全球的卫星物联网服务能力,能够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应用服务。

02

应用场景:从通信到太空旅游

航天技术民用化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在通信领域,低轨卫星星座能够提供低成本、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服务,特别是在沙漠、山区、森林等偏远地区,以及海洋、天空等非陆地场景。在导航领域,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为用户提供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在遥感领域,卫星数据被广泛用于气象预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为社会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更令人期待的是,太空旅游和太空资源开发等新兴领域正在逐步成为现实。2021年,SpaceX成功完成了首次全平民太空飞行任务,标志着太空旅游时代的到来。而小行星采矿等太空资源开发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有望为人类开辟新的资源来源。

03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航天技术民用化前景广阔,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技术成熟度问题,部分军用技术转向民用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验证。其次是成本问题,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批量化生产是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此外,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都为航天技术民用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04

创新实践:时空道宇的探索之路

面对这些挑战,时空道宇等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寻求突破。该公司借鉴全球先进卫星制造产线经验,率先建造起卫星超级工厂,通过模块化设计、柔性生产、智能制造等技术,大幅压缩了卫星的设计生产周期,生产成本降低45%左右。目前,该工厂已实现日产一颗卫星的产能。

在星座组网部署方面,时空道宇采取了整轨部署模式,有效避免了卫星型号、发射时间、品控不一致等问题。同时,该公司还在青岛、上海和台州建设了三个高可靠性的控制中心,并在新疆、黑龙江、海南等地布局了卫星测运控网络,为星座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05

未来展望:万亿市场蓄势待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航天技术民用化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卫星互联网预计将占市场增长的50%至70%。在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预计2024年将突破2.3万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为了抓住这一机遇,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布局。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国相继规划了低轨互联网卫星组网计划。中国也在2024年首次将“商业航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国家级太空新基建基金等形式,推动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发展。

航天技术民用化不仅是传统军事产业的延伸,更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它不仅能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还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这一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以确保资源优化配置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