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甘肃发现距今上亿年前“精美”恐龙“脚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国科学家在甘肃发现距今上亿年前“精美”恐龙“脚印”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20250107/7009a9e36b004c1ba732b6f1e6a79119/c.html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博物馆的研究团队1月6日公布,在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的一批距今1亿多年的恐龙足迹确认为白垩纪的斯氏跷脚龙足迹。这一发现为斯氏跷脚龙足迹在我国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该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上在线发表。
据悉, 这些恐龙“脚印”保存完好,组成了12道行迹,在目前已发现恐龙足迹中比较少见。“从这些足迹中,甚至能看到恐龙脚底的鳞片刮痕,可以说是‘精美’地保存了细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说,据推测,造迹者的臀高约为0.6米至0.9米,体长最长可达2.5米,行走时几乎呈直线。
图为乌兰镇足迹点的恐龙造迹者复原图(受访者提供)
我国西北地区的白垩纪河口群是四足动物足迹数量丰富、多样性高的白垩纪地层,留存有大量恐龙足迹。位于乌兰镇的足迹点在一处悬崖的岩层底部,面积约6.2平方米。科研人员发现,岩层上所发现的恐龙足迹都为三趾足迹,至少有67个,长度范围在11厘米至21厘米间,其形态学特征符合斯氏跷脚龙足迹特点。
这些大小相近的足迹还组成12道行迹,其中部分相互平行,行进方向相同。通过复原三维数据模拟后发现:这些体型相似的兽脚类恐龙是以步行速度行进,在前进时形成一个相对密集的阵型。
图为恐龙足迹近景(受访者供图)
“这表明这类恐龙造迹者很可能具有群居行为。”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李大庆表示,彼此靠近是为减少个体的警戒压力,防止被天敌捕食。
邢立达认为,此次发现为深入了解斯氏跷脚龙的足迹形态和行为学提供了新线索,也表明乌兰镇成为白垩纪河口群的足迹富集区之一。“通过技术复原后的造迹者们活灵活现地展示白垩纪恐龙生活的一瞬,也让我们更看清这群史前‘明星’的真实模样。”他说。
热门推荐
刘金山的铁道游击战术揭秘
猫咪应激反应大揭秘:科学缓解小猫压力
猫咪应激后,处方粮和养胃粮哪个更适合?
猫咪应激反应后只吃猫条怎么办?
从沿黄古遗址发掘看柳林悠久的历史文化
手机电量剩一半就充好,还是快没电了再充电好?原理是什么?
缓解冷感冒,这些温性茶饮最适宜
「回避型依恋人格」自救指南
加满都魔王与劳埃德:一段充满冲突与救赎的父子传奇
《乐高幻影忍者》加满都魔王角色揭秘
《相思遥》:一首融合古诗词与戏曲的古风音乐佳作
玉慧新单《相思遥》:一首关于告别与期待的古风佳作
机动车年检预约流程
7座VS 5座车年检差异,你get了吗
6-15年车龄车辆年检要求更新!
遗嘱更改需要被继承人同意吗
特摄片:从特殊摄影到影视艺术
网络安全讲座+抽奖,师生互动嗨翻天
探访《蛟龙行动》拍摄地,揭秘全球最大潜艇道具
春节对联怎么贴才够喜庆?
元旦假期打卡黄崖洞:自然与历史的双重盛宴
猫咪应激反应后的健康管理攻略
春节祝福语,传递浓浓年味
镇河楼:一座见证五百年的文化瑰宝
镇河楼:一座承载500年历史的山西古建
探访祁县镇河楼:揭秘明代建筑之美
消费分期的正确打开方式,你get了吗?
分期免息:便利还是消费陷阱?
消费分期的法律红线:从案例到法规的全面解析
函馆市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