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军民融合助力C919翱翔蓝天
湖南军民融合助力C919翱翔蓝天
2023年5月28日,东航使用首架交付的C919国产大飞机,成功执行了从上海虹桥机场到北京首都机场的首次商业航班。这标志着中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也意味着中国大飞机“C”正式入局,打破了国际民航客机市场“AB”(空客、波音)双寡头垄断格局。
在这架承载着中国“大飞机梦”的客机背后,凝聚着众多湖南企业的智慧与汗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湖南中航飞机起落架公司,这家企业为C919提供了关键的起落架系统。
“起落架专家”的硬核实力
湖南中航飞机起落架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军民结合的先进飞机起落架专业维修平台。自2017年成立以来,公司已形成年修理百套起落架规模能力,年产值过亿。公司不仅完成了国内第一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TA600的起落架维修工作,还完成了国内第一架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起落架维修工作。
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已获得3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2020年,公司取得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2021年,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证书和GJB9001C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22年,取得CCAR-145R3民机维修许可证证书和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
政策引领,军民融合结硕果
湖南中航飞机起落架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湖南省军民融合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湖南省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024年9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运营补贴、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湖南省还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为军民融合企业提供政策保障。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湖南中航飞机起落架公司得以快速发展,不仅在军用飞机起落架维修领域取得突破,还成功进入民用航空领域,为C919等国产大飞机提供关键部件。
打破垄断,开启“三马竞赛”新格局
C919的成功不仅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里程碑,更是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成果。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客机,C919的问世打破了国际市场“非A即B”的垄断局面。
目前,C919已获得超过1200架订单,总价值达到9000亿元。除了国内市场,C919还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2024年新加坡航展上,C919成为最大主角,受到各国贸易代表团、飞机制造商、航空公司以及航空产业链企业负责人的高度关注。
C919之后,国产宽体客机C929也已进入详细设计阶段。相比C919,C929属于洲际飞行的大型宽体客机,航程达到12000公里,主要面向执飞国际航线的特大型航司。
展望未来,军民融合前景广阔
湖南中航飞机起落架公司的发展历程,是湖南省军民融合战略成功实践的缩影。公司秉承“军机立本、民机立市”的发展战略,沿着“军民融合、良性互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思路,为国防建设和民用航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推进,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将继续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贡献力量。而C919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更为全球航空市场带来了新的选择,开启了“三马竞赛”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