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网络身份证”上线,微信淘宝都支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网络身份证”上线,微信淘宝都支持!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6
来源
1.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lfyjzj/lflfyjzj/202407/t20240726_503535.html
2.
https://news.cctv.com/2024/08/24/ARTIQ1MJ0gwCUW9ID7KkikEI240824.shtml
3.
http://www.xinchengqu.gov.cn/bmrl/bmxx/202408/t20240813_1761687.html
4.
http://www.news.cn/20240823/60c50d20e951480aaa2ef1b42ed70fe7/c.html
5.
http://www.cac.gov.cn/2024-07/26/c_1723675813897965.htm
6.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4677.htm

近日,公安部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互联网平台接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微信、淘宝、铁路12306等平台上使用“网络身份证”,即“网号”和“网证”进行实名认证,无需再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等明文信息,从而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这一举措不仅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还有助于打击电信诈骗行为。

01

什么是“网号”和“网证”?

网号,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网证,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通俗地说,网号是用户在网络空间中的身份编码,同时隐去了个人身份信息;网证是一种简化版的数字证书,在网络社交、即时通讯等法定实名制领域以及其他需要验证身份的场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身份认证方式。

02

如何申领“网号”和“网证”?

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自愿向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方式是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按照提示下载操作即可。

具体步骤如下:

  1. 下载并打开APP: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国家网络身份认证”,下载安装后进入首页点击【立即申领】。

  2. 选择证件类型:根据提示选择证件(如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居住证等),并点击【下一步】。

  3. 识读身份证:使用手机NFC功能识别身份证以核验身份信息。注意:需开启手机NFC功能,并将身份证靠近指定区域完成识别。

  4. 人脸识别:按指引完成人脸验证。

  5. 关联手机号码:输入手机号及验证码进行验证。

  6. 设置口令:创建一个8位数字的非重复、非连续口令,并确认提交。

03

“网号”和“网证”有哪些优势?

  1. 保护隐私安全:在统一的“网证”制度下,单个平台无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能大幅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2. 简化认证流程:用户不再需要反复向各个平台提供明文的个人身份信息,使用智能手机即可证明身份,方便人民群众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下办理事项。

  3. 提升网络安全:在统一的身份认证制度下,对于电信诈骗者可以全网封禁其网证,杜绝其更换平台、手机号复活的机会,有利于打击电信诈骗。

04

目前哪些平台支持“网号”和“网证”?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正处于试点阶段,已上线试点APP和场景共67个,包括部分政务APP和互联网APP,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铁路12306、淘宝、微信、小红书、QQ等。

05

“网号”和“网证”将带来哪些改变?

  1. 对用户而言:可以减少记忆各种网站和互联网平台账户、口令的负担;在一些需要出示身份证进入场馆的场景中,可以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快速通行,减轻携带实体身份证件的负担。

  2. 对平台而言:可以提高网络诚信水平改善营商环境。同时,由国家提供身份认证服务,为企业降本增效,促使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感中。

06

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数据要素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和核心,激活数据要素、实现数据要素流动的前提是明确数据权属,其基础便是个人身份的确认。基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个人可实现对数据的有效确权和授权,进而形成并固化自身数据资产,以此促进数据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增值,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目前,欧盟的eID、新加坡的SingPass、印度的Aadhaar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可信数字身份体系,其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随着我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有望为全球数字身份认证体系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