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无人机服务飞到市民身边
多样无人机服务飞到市民身边
“叮,你的空中外卖到了。”12月1日,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乡巴客·稻田咖啡,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几分钟后,缓缓降落在沿河星空河畔营地,将游客在手机下单的咖啡准点送达。
11月12日,武汉万豪酒店工作人员接到无人机从汉口北送来的新鲜龙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摄)
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全面“起飞”
汉口北低空港,全国商品市场首个低空物流运营基地。11月12日,随着多架装配快递盒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将海鲜、花卉、服饰等商品送往不同目的地,这里启动常态化运营。汉口北低空港负责人陈文静介绍,汉口北低空港首期开通了至汉正街、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等地的5条低空物流航线,自今年10月试运行以来,无人机总飞行时长超过15小时,200多架次,每单飞行成本10至20元不等,与陆地运输的人工成本相当。
仅仅一天后,11月13日上午,一台方舟40顺丰丰翼无人机携带着顾客下单的黄金、化妆品,从武汉武商MALL商圈起飞,历时15分钟,在武商梦时代楼顶降落,航线行程约20公里。这是全国首条跨江商贸低空无人机航线,未来将实现常态化运营,顾客手机下单就可体验。
12月2日,一架装载有800毫升血液的无人机从武汉血液中心飞往武汉亚心总医院。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从天而降”的不止黄金。12月2日,武汉首条无人机空中血液配送航线启航。一架顺丰无人机从武汉血液中心起飞,载着手术用的800毫升“救命血”飞往武汉亚心总医院。11公里路程,用时仅19分钟,相比救护车往返1小时,取血提速约40分钟。
普宙科技技术人员在测试无人机和智能机巢。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在光谷,无人机也已成为天空的常客,在城市综合治理中大显身手。每天,普宙科技出动30架无人机在天空飞行,测试100多架次。无人机化身“空中交警”“空中稽查”,不仅能多角度抓拍取证,并将画面实时回传到指挥中心,甚至还能隔空“喊话”催人离开。眼下,光谷正与普宙科技深度合作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项目。年内验收交付后,光谷将布局128个自动机库,配有186架无人机,总规划航线超2000条,飞行范围覆盖全区518平方公里。全区任意区域突发紧急事件,无人机5分钟即可到场。
武汉经开区也正加快布局城市监测航线,位于军山新城的管委会周边城市监测航线已完成飞行测试,未来这里的城市监测将摆脱人员依赖,结合智慧平台采集数据、智能分析、预警提示,实现多场景巡检、低成本部署、高可靠应用。
空中出租车将成为现实
另一个更富想象力的未来场景正在铺开。去年12月,全球首个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搭载着乘客,在广州完成商业首飞演示。这种被称为“空中的士”的航天器,既不需要飞行员,也不需要乘客自己操作,只要选择好目的地并执行起飞命令,就会沿着设置好的航线自动飞行到目的地。
在这一新兴赛道上,武汉企业正在发力。其中,由湖北电鹰科技有限公司自研自产的“飞行汽车”,明年有望实现试飞。
“武汉将进一步扩大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正拓展低空载人交通领域应用,推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城市空中交通中的示范应用。
“未来,我们的天空会和地上的马路一样,载人、载货飞行器自主飞行,飞行机器人、空中出租车将成为现实,我们的城市会越来越奇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描述武汉未来场景时说。
本文原文来自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