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跟着《后浪》学酱酒养生:最佳时间、搭配与注意事项全攻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跟着《后浪》学酱酒养生:最佳时间、搭配与注意事项全攻略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9A023WJ00
2.
https://post.smzdm.com/p/a5p8zlxk/
3.
https://www.sohu.com/a/801428936_121119043
4.
https://nicevideo.net/4uip2oku.html
5.
http://dfwjjy.com/industry/66.html
6.
https://gzrymjyjt.com/h-nd-717.html
7.
https://www.autohome.com.cn/ask/5323630.html
8.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505573
9.
http://www.jianiang.cn/jiuwenhua/jiushenghuo/0QWU202017.html
10.
http://agetale.com/nd.jsp?id=13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后浪》不仅让中医文化火了一把,还带火了一种养生方式——酉时饮酒。剧中多次提到,每天下午5点到7点是饮酒的最佳时间。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01

酉时饮酒: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的碰撞

在中医理论中,酉时是人体阳气开始收敛、阴气逐渐上升的时刻。此时饮酒,既能助阳气收敛,又能滋养阴气,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这种说法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现代医学并没有直接证据支持这一观点。

不过,现代医学确实发现,下午2点以后饮酒相对安全。这是因为上午胃中的酒精脱氢酶浓度较低,容易导致血液中酒精浓度升高,对肝、脑等器官造成较大伤害。从这个角度来看,酉时饮酒的说法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02

酱香型白酒:养生酒的科学解读

酱香型白酒之所以被誉为“养生酒”,与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成分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酱香型白酒具有以下几大养生功效:

  1. 易挥发物质少,对人体刺激小:酱香型白酒在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度以上,比其他香型的酒接酒时的温度高出近一倍,高温下有效地挥发了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而且酱香酒要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容易挥发的物质更能挥发掉绝大部分,所以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对人体的刺激小,有利于健康。

  2. 酸度高,有利于软化血管:酱香型酒的酸度高,是其他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可,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生功能。

  3. 富含有益健康的有效成分:酱香型酒含有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抗衰老的作用明显。同时,酱香酒还能诱导肝脏产生金属硫蛋白,金属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强得多。金属硫蛋白对肝脏的星状细胞起到抑制作用,使之不分离胶离纤维,也就形不成肝硬化了。

  4. 纯粮酿造,不添加外来物质:酱香酒由纯粮酿造,是天然发酵产品。酱香酒的香气至今为止尚未找到主体香味物质,所以即使有人想通过添加合成剂作假也无从着手,这就排除了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的可能。

03

科学饮酒时间:不只是一个时辰的问题

虽然《后浪》中提到的酉时饮酒有一定道理,但现代医学认为,饮酒时间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1. 个体差异:每个人分解酒精的能力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2. 饮酒量:喝得越多,需要的代谢时间越长
  3. 健康状况:有肝病、心血管疾病的人应避免饮酒

一般来说,成年人酒精分解速度为10-15毫升/小时,也就是说喝完一瓶啤酒开车需要2-3小时,喝完两瓶啤酒开车需要4-8小时。有专家指出,酒精在人体内完全降解和消除至少需要10个小时才能被检测出来,最安全的方法是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每隔20个小时以上翘曲酒精。

04

酱酒的完美搭档:健康下酒菜推荐

选择合适的下酒菜不仅能提升口感,还能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以下是一些推荐:

  1. 豆腐:豆腐中含有一种重要氨基酸,在喝酱酒时,或者喝酒之后适量的吃点豆腐,有助于将酒中的醛类物质排出体外。

  2. 凉拌菜:酒精有利尿作用,喝太多酒,再频繁排尿,可导致钾,钠,镁等无机盐丢失,喝酒的时候吃一些凉拌海带,凉拌木耳之类的菜,可以稳定水,电解质平衡。

  3. 糖醋菜:酱香酒的主要成分也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要经过肝脏分解转化才能排出体外,需说酱香酒中的其它有益成份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但分解转化酒精还是增加了肝脏的负担,糖对肝脏和血液循环能起到保护作用,因此喝酱香酒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糖醋类菜肴来当下酒菜。

  4. 肉类:瘦肉,鸡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胃内停留时间长,而且胆碱能够预防肝脏中的酒精变成脂肪在体内积蓄,所以用这类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做下酒菜是不错的选择。

  5. 扇贝:扇贝含有的营养成分丰富,其蛋白质含量可以与鸡蛋媲美,而且扇贝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不会对肝脏造成负担,反而能使肝脏功能快速恢复,喝酱香酒后食用,扇贝中的牛磺酸和肝汁算结合,能活化肝脏的解毒作用,起到很好的解酒功效。

  6. 咖喱:咖喱中含有可以促进食欲的姜黄,而且姜黄是一种可以治疗肝脏,肠胃和黄疸的草药,姜黄中的姜黄色素具有解毒,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喝酱香酒的时候吃一些咖喱类食物,有助于预防酒精损伤肝脏。

  7. 动物肝脏:酒精进入人体后要在肝脏中分解,在分解代谢过程中,需要维生素参与,猪肝,鸭肝等动物肝脏中维生素A,维生素B2含量丰富,而且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加速酒精分解,喝酱香酒的时候,可以用青椒炒猪肝,配伍含膳食纤维,维生素丰富的蔬菜一起吃,既能加速酒精分解,还能有效避免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类食物不适合做下酒菜:

  • 胡萝卜:其所含的胡萝卜素与酒精在肝脏酶的作用下,会生成有毒物质,危害健康。
  • 凉粉:因其在加工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白矾,而白矾具有减缓肠胃蠕动的作用,用凉粉佐酒则会延长酒精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因而增加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同时也增加了酒精对胃肠的刺激,减缓了血流速度,延长了酒精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促使人醉酒,危害健康。
  • 熏腊食品:因其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和色素,与酒精产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食道与肠胃粘膜,还会诱发癌症。
  • 烧烤:很多人喜欢和亲朋好友到大排档聚会,边喝酒边吃烤串,其乐融融。然而,在饮酒时用烧烤食品做下酒菜,这种吃法对健康不利。在烧烤过程中,不仅食物中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了,同时还会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而且,肉类中的核酸经过加热分解产生的基因突变物质,也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当饮酒过多而使血铅含量增高时,烧烤食物中的上述物质与其结合,容易诱发消化道肿瘤。
05

适量饮酒:养生的关键

最后,无论多么养生的酒,过量饮用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换算成白酒,男性每天最多喝75毫升(38%vol),女性最多50毫升(38%vol)。

记住,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生活方式。与其追求所谓的“最佳饮酒时间”,不如培养健康的饮酒习惯。所以,下次和朋友小聚时,不妨学学《后浪》里的智慧,选择在酉时小酌一杯,搭配健康的下酒菜,享受美酒的同时也呵护自己的身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