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三峡:智慧防洪的新利器
数字孪生三峡:智慧防洪的新利器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深刻的教训。2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三峡工程已经插上了数字科技的翅膀,数字孪生技术正在为长江防洪插上科技翅膀。
什么是数字孪生三峡?
数字孪生三峡是通过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空间中创建三峡工程的数字化映射。它融合了多源数据,构建了高精度的三维模型,能够实时监测和预测三峡工程的各项关键指标。
数字孪生三峡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四预”功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通过这些功能,它可以提前预判洪水形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模拟不同调度方案的效果,并为决策者提供最优的应对方案。
数字孪生三峡如何助力防洪?
在2024年长江1号洪水防御中,数字孪生三峡展现了其强大的实战能力。通过其行蓄洪空间平台,长江委能够实时跟踪分析长江中下游的超警堤防情况和洲滩民垸的运用风险。
7月2日,数字孪生三峡向中下游五省发布了约2430公里的堤防超警信息。7月3、4日,又分别向湖北、安徽两省发布了101个洲滩民垸预警信息。这些预警信息为各地组织巡堤查险和人员转移提供了及时的提醒服务。
数字孪生三峡还创新性地引入了堤防隐患时移动态探测技术,能够实现堤防险情的快速定位和安全性状分析。在洞庭湖团洲垸发生溃堤险情时,数字孪生平台迅速绘制了洪水淹没风险图,为第三道防线的构筑提供了技术支撑。
未来展望
目前,数字孪生三峡1.0版已经初步建成,但其发展潜力远不止于此。下一步,长江委将继续完善数字孪生平台,提升其在险情预警、工程调度、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能力。
数字孪生三峡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一个集业务应用、数字孪生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未来,它将不仅服务于防洪调度,还将应用于水资源调配、航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数字孪生三峡是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智慧水利建设的典范。它不仅提升了三峡工程的管理水平,更为全球水利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