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平台上线,85部古籍实现在线阅览
扬州市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平台上线,85部古籍实现在线阅览
扬州市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平台近日正式上线,这是该馆第四届文汇晒书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平台首批上线85部古籍,共计6万多筒子页,涵盖经、史、子、集、类丛五大类别。读者只需一台电脑或手机,即可在线检索馆藏古籍书目、阅览古籍,并可查询地区馆藏信息。平台支持原图阅读、图文对照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用户还可以将感兴趣的古籍收藏至个人“书架”。
这一平台的上线,是古籍数字化趋势的缩影。据统计,我国现存古籍约20余万种,60多万部,加上副本共计270多万部。目前,约10万种古籍已完成影像数字化,4万种完成文本数字化。各类机构纷纷参与古籍数字化平台建设,包括个人项目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学术机构项目如香港中文大学的“汉达文库”,以及商业平台如“中国基本古籍库”等。
在国家层面,古籍数字化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于2025年1月组织了第十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8家古籍收藏单位新增发布古籍资源18705部/件。其中,扬州市图书馆贡献了43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以明代古籍为主。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已超过15.8万部(件)。
“中华古籍资源库”作为全国最大的古籍资源共享平台,已发布29个专题资源库,收录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6万部(件)。该平台于2023年获得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典型案例,并入选中国互联网协会2024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特别推荐案例。
扬州市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平台的特色在于其便捷的使用方式和丰富的资源分类。平台首页提供了清晰的分类导航,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模式。平台还支持关键词搜索,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内容。此外,平台的“书架”功能允许用户收藏感兴趣的古籍,便于后续查阅。
古籍数字化的意义重大。首先,它解决了古籍保存和传播的难题,使珍贵的文献资料得以永久保存。其次,数字化平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接触到丰富的古籍资源。最后,数字化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结构化数据支持计量统计、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关系可视化等功能,为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扬州市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平台的上线,不仅是该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华古籍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实践。通过数字化手段,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古籍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更多人所了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