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树兜社区拆迁引发的思考: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如何平衡?
泉州树兜社区拆迁引发的思考: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如何平衡?
2025年年初,泉州鲤城区常泰街道树兜社区启动大规模拆迁。这个承载着泉州历史文化记忆的社区,即将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迎来巨变。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之间关系的思考。
城市更新的必然与文化传承的困境
城市更新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需要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基础设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以泉州树兜社区为例,作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承载着丰富的闽南文化记忆。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片土地面临着被现代化建筑取代的命运。这不仅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更是对城市历史记忆的抹除。
广东经验:文旅融合赋能城市更新
面对这一困境,广东等地探索出了一条文旅融合赋能城市更新的新路径。2024年7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城市更新十大优秀案例,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佛山禅城区的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就是通过文旅融合实现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这里将旧厂房、旧仓库等改造为文创空间,吸引了超过1240家企业入驻,其中文化类企业占比超六成。这种“老戏新唱”的方式,既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又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广州永庆坊项目则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模式,通过建设粤剧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引入新文化形态,实现了文化和产业的双重复兴。这种模式不仅保护了历史文化,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双赢。
数字化: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泉州虽然在城市更新中面临挑战,但也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文化。
例如,泉州可以利用VR、AR等技术,打造数字博物馆,让市民和游客足不出户就能体验泉州的历史文化。同时,通过数字化平台,可以更好地记录和保存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文化传承不再受制于物理空间的限制。
结语: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泉州树兜社区的拆迁,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通过借鉴广东等地的成功经验,泉州可以在城市更新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化传承之路。
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我们既要拥抱现代化,也要珍视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既有“高度”又有“温度”。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守护好我们的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