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千年传承话财神:从宋朝到现代的迎财神习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千年传承话财神:从宋朝到现代的迎财神习俗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3455710_122006510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2-02/doc-ineiciyw5832919.shtml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E%A5%E8%B4%A2%E7%A5%9E/1598096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2A01Q2N00
5.
https://news.cctv.com/2025/02/02/ARTIJEAHpQXZapzkE9iBFePO250202.shtml
6.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02/14/140000_54630265.htm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4/11/83471659_1132175589.shtml
8.
http://www.news.cn/photo/20250202/d6f5d06ce5304216a6473f09fa526258/c.html?page=9

大年初五,迎财神。这句流传千年的民谚,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北宋东京的市井繁华到现代都市的灯火璀璨,这一传统习俗历经千年而不衰,不断演绎着新的时代内涵。

01

从宋朝到现代:迎财神习俗的历史渊源

据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黄景春考证,中国民间财神信仰最早可追溯至宋朝。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过年前家家户户上街购买“财马”(即财神像)的情景。此时的财神还没有明确的姓名,只是一个象征财富的神祇。

到了明朝,正月初五迎财神的习俗开始见诸文献。《警世通言》中记载:“正月初五,苏州风俗,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谓之烧利市。”这一时期,各地迎财神的日子和方式虽有不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财富的渴望。

02

南北方的差异:送穷与迎财的不同态度

有趣的是,南北方对正月初五的态度截然不同。北方称之为“破五”,更注重送走穷气;而南方则直接将这一天定为“迎财神日”,表达对富裕生活的向往。这种差异背后,折射出的是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同路径。

黄景春教授解释说,这种差异与南北地域发展差异有关。两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业和手工业者不断涌入城市,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对生活的祈愿不再满足于“送穷”,而是直接表达对“富裕”的追求。相对来看,旧时北方很多地区延续农耕社会的传统,因而“送穷”是正月初五的主基调。

03

财神形象的演变:从无名到五路财神

财神的形象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两宋时期,百姓会购买“财马”张贴于家中,但并没有具体形象描述。元朝开始出现增福神,也称财帛星君。明清时期,五路财神的形象逐渐完善,不仅保留了赐财职能,还增加了忠孝、公平、正义的伦理内涵。

04

现代传承与创新:传统习俗的新时代演绎

进入现代社会,迎财神的习俗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形式上却有了新的变化。当代年轻人在保留传统祭拜仪式的同时,也简化了一些繁琐的程序。例如,吃特定食物、在家中摆特定物件等。

2025年正月初五,全国各地都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迎财神活动。江苏南京夫子庙、山东滨州等地都有“财神”巡游派发红包的活动;河北遵化、河南洛阳等地则有游客与“财神”互动合影的场景。这些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05

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迎财神习俗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根本原因在于它寄托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古代的祭拜仪式,还是现代的创新活动,都体现了人们对幸福、富裕生活的追求。

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迎财神习俗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是对财富的简单追求,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庭和睦的期盼,对社会和谐的祝愿。这种文化传承,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图注:2025年正月初五,全国各地举行迎财神活动。上图从左至右分别为江苏南京夫子庙、山东滨州、河北遵化等地的活动现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