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打喷嚏的正确姿势,你做对了吗?
专家提醒:打喷嚏的正确姿势,你做对了吗?
北京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柯会星指出,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是错误的做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纸巾或手帕捂住口鼻,或者对着胳膊打喷嚏,以防止病菌传播。这种做法不仅能保护自己免受感染,还能有效减少病毒在公共场合的传播。
随着冬季的到来,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一个不经意的喷嚏,可能就会成为病毒传播的“帮凶”。那么,如何正确打喷嚏才能有效预防病毒传播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为什么打喷嚏会传播病毒?
打喷嚏时,人体会以每小时约160公里的速度喷出大量飞沫,这些飞沫中可能含有各种病原体,如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如果在公共场所随意打喷嚏,这些飞沫会迅速扩散到周围空气中,甚至可以传播到数米之外,极易感染他人。
正确打喷嚏的“礼仪”
掌握正确的打喷嚏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护自己,还能有效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保护他人健康。以下是科学推荐的打喷嚏方法:
1.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盖口鼻
在打喷嚏时,应该使用纸巾或手绢将口鼻遮住,或者弯曲肘部遮盖口鼻处。这样可以有效阻止飞沫传播。避免用手直接遮盖口鼻,因为手部接触的物品较多,容易造成二次传播。
2. 及时处理用过的纸巾
打喷嚏或咳嗽时使用的纸巾不要随意丢弃,应尽快丢进有盖垃圾桶内,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 注意手部卫生
打喷嚏或咳嗽后,应尽快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如果没有洗手设施,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4. 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议佩戴口罩。即使在打喷嚏或咳嗽时不需要摘下口罩,但一旦口罩被浸湿,其防护效果会降低,需要及时更换。
5. 保持社交距离
如果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尽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在打喷嚏或咳嗽时,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
其他注意事项
不要强行忍耐咳嗽或喷嚏。如果抑制打喷嚏,会使呼吸道的气流得不到缓解,可能对耳道鼓膜、呼吸道、咽喉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听觉丧失、头部血管损伤等严重后果。
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衣物要及时洗涤,并在阳光下晒干,以达到消毒的效果。
如果出现持续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公共场所打喷嚏的特别提醒
在公共交通工具、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由于人员密集,病毒传播风险更高。因此,在这些场所更要注意正确的打喷嚏方式。比如,在地铁上打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或手肘遮挡,避免直接面对他人,同时尽快离开人群密集区域。
为什么这些细节很重要?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目前全国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流感病毒阳性率快速上升,其中,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阳性率较上周上升6.2%。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都有责任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结语
一个小小的喷嚏,可能暗藏风险。掌握正确的打喷嚏方式,不仅是个人卫生习惯的体现,更是对他人健康负责的表现。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公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