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守护“美人鱼”的蓝色家园
广西合浦:守护“美人鱼”的蓝色家园
“美人鱼”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浪漫想象。在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美丽的传说正在变成现实。
美人鱼的真身:儒艮
儒艮,这种神秘的海洋生物,因其雌性哺乳时的姿态与人类相似,被古人误认为是“美人鱼”。作为海牛目儒艮科的唯一现存物种,儒艮体型庞大,成体平均体长可达2.7米,体重500-600公斤。它们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以海草为食,是唯一完全食草的海洋哺乳动物。
合浦:美人鱼的安居之所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以儒艮命名的保护区,成立于1992年,总面积达8000公顷。这里拥有丰富的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为儒艮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近年来,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吸引了大量候鸟和海洋生物前来栖息。据统计,仅2024年冬季,就有超过7万只候鸟在此停歇、觅食,为继续南迁积蓄能量。
更令人欣喜的是,保护区在鲎种群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北部湾大学发布的“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监测结果,保护区内的中国鲎幼体单位样方最大密度达到68.8只/100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优越性,也体现了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
濒危的美人鱼:保护刻不容缓
然而,这位海洋中的“美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由于过度捕杀和海洋环境恶化,儒艮在中国海域已功能性灭绝。2015年,儒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易危(VU);2019年,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入附录Ⅰ,相关国际贸易被明确禁止;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成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行动:从合浦到全国
面对严峻的保护形势,合浦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在耕地保护方面,全县设立各级田长、网格员1300多人,通过“党建+耕地保护”活动,构建起全覆盖的耕地保护工作机制。同时,县田长办成立耕地恢复推进工作联系指导工作组,分片联系指导乡镇落实非耕整治、耕地缺口恢复补足等工作。
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保护区实施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包括定期巡护、生态监测和环境整治等。通过这些努力,保护区不仅为儒艮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也成为众多海洋生物的庇护所。目前,保护区内已记录到中华白海豚、印太江豚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
共同守护蓝色家园
尽管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儒艮的保护仍任重道远。这不仅需要保护区和政府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这位海洋中的“美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家园,让“美人鱼”的传说在现实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