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乍暖还寒,这份养生指南请收好
立春后乍暖还寒,这份养生指南请收好
立春已至,万象更新。然而,春天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温暖如夏,相反,这个季节最大的特点是“乍暖还寒”。早晚温差大,冷空气时不时会来个“回马枪”,让人防不胜防。如何在这样的天气里保持健康,成了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穿衣有讲究:洋葱式穿衣法
“春捂秋冻”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智慧。这里的“捂”不是指一直穿着厚重的冬装,而是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最实用的方法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
- 内层:选择柔软、透气吸汗的棉质或保暖内衣
- 中层:穿毛衣、卫衣等保暖衣物
- 外层:搭配轻薄的夹克、风衣或马甲
这样既能抵御早春的凉风,又方便根据温度随时调整。比如,当气温在5℃以下时,需要加强保暖,可以穿羽绒服并搭配保暖内衣;当气温在5-15℃之间时,可以穿秋衣秋裤、毛衣,外面配以风衣或夹克;当气温在15-20℃时,可以选择短袖或长袖T恤,搭配薄款开衫。
饮食调养:清淡温补为主
春季饮食应以清淡、温补为主,多吃新鲜应季的蔬菜水果,如春笋、菠菜、韭菜、樱桃、草莓等。同时要注意谷、菜、果、肉合理搭配。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此春季养生的重点是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的特点,使肝脏得以宣达。
推荐两款春季养生饮品:
五红饮:红枣、红衣花生、枸杞、红豆等比例,加适量红糖,浸泡4小时后煮1小时。体寒者可加1-3片生姜同煮,具有补血益精、健脾祛湿的功效。
山药陈皮小米粥:山药200克、陈皮15克、枸杞15克、小米100克,加适量葱姜食盐。山药洗净切块,小米泡半小时后入锅煮开,改文火后加入枸杞、陈皮一同熬煮30分钟,后酌加葱、姜丝、盐调味即可。具有滋肾益肝、健脾益胃的功效。
运动养生:适度运动助阳气升发
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适当的户外运动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还能提升阳气。推荐以下几种运动方式:
- 太极拳、气功:调节呼吸,平衡阴阳
- 瑜伽:舒缓肝气,调节神经系统
- 散步、慢跑:增强心肺功能,提升免疫力
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以微微出汗为宜。特别是体质虚弱或缺乏锻炼习惯的人,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作息调养:早睡早起,规律生活
春天,人体的阳气逐渐旺盛,新陈代谢加快。此时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黄帝内经》中提出“春夏养阳”的观点,建议人们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象,早睡早起。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贪睡,否则会伤害阳气。
特别提示:特殊人群和常见疾病预防
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衰退,阳气不足,应特别注意保暖,晨练时不要穿得太少。天气好时多晒太阳,适当运动,如散步、做操等。
儿童:小儿为稚阳之体,容易受气温骤变影响。家长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衣物,遵循“穿多层薄的好过一件厚的”原则,早晚温差大时要特别注意保暖。
免疫力低下者:应适当加强运动,如慢跑、打球等,提升身体免疫力。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春季常见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肠胃炎、痤疮等。预防方法包括:
- 远离过敏原,做好鼻部保暖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
-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熬夜
-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或抑郁
立春之后,虽然天气变化无常,但只要我们做好充分准备,就能健康愉快地迎接春天的到来。记住,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调整好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最佳状态迎接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