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职业病患者的“心病”,如何治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职业病患者的“心病”,如何治愈?

引用
证券时报网
11
来源
1.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466877.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B%E4%BC%A4%E5%90%8E%E5%BA%94%E6%BF%80%E9%9A%9C%E7%A2%8D/5445960
3.
http://dghb.dg.gov.cn/zsjg/dzswsjds/wjdt/content/post_4189529.html
4.
https://www.cdctj.com.cn/system/2024/12/10/030154580.shtml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1670
6.
https://cdc.fuzhou.gov.cn/zz/jkjy/fsyzyws/202412/t20241210_4943606.htm
7.
https://cdc.fuzhou.gov.cn/zz/jkjy/fsyzyws/202412/t20241210_4943600.htm
8.
https://sdyyjkjtfcyy.com/sj/Article.asp?ArticleID=41
9.
http://www.oher.com.cn/article/doi/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4.06.002
10.
https://www.bjcyh.com.cn/Html/Departments/Main/Detail_323.html?siteId=212
11.
https://wjw.fujian.gov.cn/xxgk/gzdt/mtbd/202410/t20241011_6541112.htm

“我曾经是一名优秀的矿工,每天在井下工作8小时。但长期的噪音和粉尘让我患上了职业性噪声聋和尘肺病。现在我连正常交流都困难,更别提重返工作岗位了。每天只能待在家里,靠微薄的补助金生活,感觉人生失去了方向。”——这是一位职业病患者的自述,道出了职业病患者面临的不仅是身体的痛苦,还有沉重的心理压力。

01

职业病患者的心理困境

职业病患者常常面临多重心理困扰。以噪声聋为例,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不仅会导致听力下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据研究显示,噪声职业禁忌的诊断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还可能导致就业困难,进而影响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出现交流障碍、情绪低落、焦虑等症状,甚至影响家庭幸福。

职业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往往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1. 工作能力受限:职业病可能导致患者无法继续从事原有工作,甚至失去工作能力,这不仅带来经济困境,还可能导致自我价值感的丧失。

  2. 社会支持减少:由于身体状况的限制,患者可能逐渐脱离原有的社交圈,感到孤独和被孤立。

  3. 家庭压力增大:职业病不仅影响患者本人,还可能给家庭带来经济和情感上的双重压力。

  4. 未来不确定性:对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02

心理治疗:助力职业病患者重拾信心

面对职业病带来的心理困扰,及时有效的心理治疗至关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用人单位有责任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并对特定岗位的职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心理咨询人员应提供专业化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应对心理问题。

具体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

  1.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对病情和未来的认知,建立积极心态。

  2. 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挫折。

  3. 家庭治疗:改善家庭关系,增强家庭支持系统。

  4. 职业康复指导:协助患者重新规划职业道路,恢复社会功能。

03

特殊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以地铁列车驾驶员为例

在某些特殊职业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例如,地铁列车驾驶员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保障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运营安全。一项针对某市地铁列车驾驶员的心理测评研究发现,驾驶员在强迫症状、躯体化等方面的得分较高,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

该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24位驾驶员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

  • 强迫症状平均分最高(1.83分),恐怖因子平均分最低(1.15分)
  • 与全国常模相比,驾驶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等方面的得分显著偏高
  • 大多数驾驶员面临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差等问题

针对这类特殊职业群体,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监测和干预体系:

  1. 定期心理测评:通过量表测评等方式,定期监测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2. 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便捷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从业人员应对心理困扰。

  3. 职业培训和教育: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

  4. 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减轻工作压力,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职场环境。

职业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需要政府、企业、医疗机构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我们可以帮助职业病患者走出心理困境,重拾生活信心。同时,我们也期待社会各界给予职业病患者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会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