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代机试飞成功,美国专家:可能成为经济陷阱
中国六代机试飞成功,美国专家:可能成为经济陷阱
2024年12月,中国两款第六代战斗机的试飞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其中一款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研发,采用三角翼设计,配备三台发动机,具有主动气流控制系统;另一款由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采用后掠翼设计,双发动机配置。这两款战斗机均采用无尾翼设计,取消了传统的垂直和水平稳定器,这在现代战斗机设计中尚属首次。
这一突破性进展立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发表文章称,中国第六代战斗机的试飞“似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迫使美国重新评估其空中优势战略。文章指出,中国此举的真实目的可能是通过“军备竞赛”策略拖垮美国经济,类似于冷战时期美国通过“星球大战”计划拖垮苏联经济的策略。
美国空军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目前陷入困境。该项目预计单机成本高达3亿美元,是F-35战斗机成本的三倍以上。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承认项目成本飙升,已决定暂停有人驾驶部分的开发。这一决定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广泛讨论,许多民众对本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表示担忧。
面对中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快速进步,美国专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焦虑。《国家利益》网站主编布兰登·韦彻特(Brandon J. Weichert)在文章中指出,美国在第六代战斗机项目上可能已经落后于中国。他警告说,如果美国继续推进成本高昂的NGAD项目,可能会重蹈苏联的覆辙,最终因经济负担过重而陷入困境。
这一情况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强烈反响。据报道,在中国第六代战斗机试飞视频公布后,大量美国民众致电五角大楼,询问美国第六代战斗机的进展。在圣诞节假期期间,通往五角大楼的道路甚至出现了罕见的拥堵。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第六代战斗机领域的突破并非偶然。早在2017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就曾报道,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已经启动了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工作。当时,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歼-20总工程师杨伟表示,中国六代战机的设计将超越科幻电影的想象。如今,这一预言似乎正在变成现实。
在全球范围内,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新战场。除中美之外,英国、日本、意大利三国正在合作推进“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预计将于2035年前部署。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三国则联合研制“未来空战系统”(FCAS),目标是在2030-2040年间取代现役的“台风”和“阵风”战斗机。俄罗斯、韩国等国也在积极推进各自的六代机项目。
中国第六代战斗机的成功试飞不仅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更引发了对全球军备竞赛走向的深刻思考。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如何平衡军事发展与经济可持续性,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正如《国家利益》所指出的,这场由技术进步驱动的军备竞赛,最终可能决定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