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何尊与炎帝陵的文化传承
宝鸡:何尊与炎帝陵的文化传承
宝鸡,这座被誉为“青铜器之乡”的城市,不仅是周、秦两个重要朝代的发源地,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悠久的历史记忆。从出土的何尊上“宅兹中国”的铭文,到常羊山上的炎帝陵,宝鸡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何尊:最早记载“中国”的国宝
1963年,一件震惊考古界的青铜器在宝鸡出土,它就是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何尊。这件高38.5厘米、重14.6公斤的青铜酒器,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四字,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实物记载。
何尊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提到的“宅兹中国”,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即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尚书》中《洛诰》《召诰》等文献的记载,更为研究西周历史和青铜器断代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炎帝陵:华夏始祖的精神家园
距宝鸡市中心仅七公里的常羊山上,坐落着炎帝陵,这里是传说中炎帝的长眠之地。炎帝陵布局分为陵前区、祭祀区和陵冢区三个区域,景区松柏环绕,石碑壁画林立,晨钟暮鼓之声萦绕整个景区。
炎帝陵不仅是宝鸡的重要文化地标,更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重要场所。每年七月初七,这里都会举行大型祭祀仪式,吸引宝鸡周边群众和海外华裔前来缅怀始祖。炎帝陵管委会主任潘晓宇表示:“炎帝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呼吁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来到炎帝陵寻根谒祖,深刻感受这份伟大的民族精神,使炎帝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文化创新:让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宝鸡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不断发力,让文物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与公众互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翟慧萍介绍,博物院开发了“青乐坊欢乐行”“周礼课堂”以及“童趣古今”等系列社教研学课程,让青少年和民众走进博物馆,近距离感受青铜器的魅力。
此外,宝鸡还积极推动“互联网+文物”项目,利用大数据、3D建模、VR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宝鸡正在让厚重的中华文化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走入千家万户。
宝鸡,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城市,正以开放创新的姿态,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兴”起来。从何尊到炎帝陵,从传统祭祀到现代文创,宝鸡正在用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