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百粤之冠陈家祠:岭南建筑艺术的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百粤之冠陈家祠:岭南建筑艺术的瑰宝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9/18/71790272_1135349895.shtml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历时五年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落成。作为清代广东72县陈氏宗族合资捐建的合族祠,陈家祠不仅是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广州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办理诉讼等事务的临时居所,更是一座集岭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文化瑰宝。

建筑艺术与历史价值

陈家祠占地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达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其建筑布局严谨对称,雕梁画栋,极具岭南特色。屋顶的灰塑、木雕、石雕等工艺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匠人的智慧与巧思。

2010年,在“陈家祠文化广场”综合整治工程中,施工人员在地下发现了3件大型雕花石构件,经鉴定为原来失踪的石狮子基座的中段和底部。这些石构件上雕刻有多组吉祥图案,包括“鱼跃龙门”、“虎虎生威”、“五伦全图”等。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根据历史照片组织了石狮子基座复原工程,恢复了石狮子基座的历史原貌。

岭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

陈家祠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其建筑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雕两塑,一彩一铸”上。这“三雕”指的是石雕、木雕和砖雕,“两塑”指的是陶塑和灰塑,“一彩一铸”则为彩绘和铜铁铸造工艺。这些装饰工艺在陈家祠的建筑构件上得到了巧妙运用,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充分展现了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魅力。

陈氏书院的铁铸装饰吸收了西方庭院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月台上的铁铸通花栏板分为四组,内容分别为 “麒麟凤凰送玉书”、“龙戏珠”、“三羊启泰”、“金玉满堂”。这些铁铸栏板色调凝重、构图精美,寓意深刻,在广东传统建筑中极为少见。

民间工艺博物馆

1959年,以陈家祠为馆址成立了广东民间工艺馆。1988年1月,陈家祠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广东民间工艺馆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景区”。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1世纪以来,陈家祠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也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民间工艺精品

陈家祠内陈列着众多精美的工艺品,涵盖了石湾陶、广州彩瓷、潮州木雕、广州木雕、枫溪瓷等多种岭南传统工艺。这些工艺品不仅展示了岭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其中,潮州木雕艺人陈舜羌之子陈培臣、徒弟李得浓共同创作的镂雕虾蟹笼,选用整段樟木,运用潮州传统的镂通雕、圆雕等技法,雕出两个不同造型的笼,两笼间有逼真柔软的绳子相连,笼内外共雕有龙虾十八只、螃蟹四十八只,虾蟹张鳌伸爪、姿态各异、活灵活现,衬以菊花、水、石,宛如水族景观。作品构图疏密有度、错落有序,并刻意保留一些树皮,天然成趣。

陈家祠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岭南文化的缩影。这里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展示了岭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它不仅是岭南建筑艺术的代表,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陈家祠的美,不仅在于其建筑和工艺,更在于它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