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支招: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欺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支招: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欺凌?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9
来源
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405/t20240531_1133303.html
2.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64549305f1/59b10b77ed.s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12A0117L00
4.
http://www.stq.gov.cn/2024_11/30_17/content-498672.html
5.
http://m.jyb.cn/rmtzgjyb/202404/t20240421_2111183948_wap.html
6.
http://www.swchengqu.gov.cn/swcqsfj/gkmlpt/content/1/1058/post_1058657.html
7.
https://www.ictdedu.cn/sknews/jcjyck/neirong/n20240611_84640.shtml
8.
https://www.cbbn.net/folder34/folder131/folder132/folder205/2024-03-31/pQi1cotRSNLsVcLh.html
9.
https://edu.dg.gov.cn/jyzx/bsdt/content/post_4175786.html

校园欺凌,这个曾经被忽视的话题,近年来频频引发社会关注。从湖南初二学生小蒋持刀反击15名霸凌者,到江西新余女孩小仪因零食引发持续霸凌,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

01

政策加码:教育部出台专项行动

面对校园欺凌这一顽疾,教育部重拳出击。2024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具体要求。通知明确,各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要制定细化校纪校规,明确不同欺凌行为的惩戒举措;要公布欺凌防治电话、邮箱,落实首问负责制度;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学生欺凌防治主题班会。

同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面向所有教职员工和家长定期开展学生欺凌防治专题培训,提升识别和应对能力。此外,还要加强对困境儿童的关心关爱,及时做好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

02

学校实践:构建全方位预防体系

在政策指导下,各地学校纷纷行动起来,构建全方位的校园欺凌预防体系。以盘锦市双台子区为例,当地教育局通过多项措施筑牢安全防线:

  • 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职能,组织防治学生欺凌专项培训,加强法治教育,定期研判学生欺凌信息线索。

  • 关注重点群体: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等弱势群体,通过班主任微信群、家长会等方式指导家长履行监护责任,畅通社会监督举报渠道。

  • 完善安防设施:全区学校校园视频监控系统、一键式报警装置等设施设备达到国家标准,提升技防能力。

  • 加强人防力量:要求驻校辅警、校园保安每日安全巡查不少于5次,严格落实校园“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加强课间管理,在重点部位设置值周教师和值周生。

  • 关注网络舆情:对涉及本校学生的校外欺凌事件,会同公安、网信部门进行信息核实,开展心理疏导和教育引导。

03

家庭守护:专家支招预防欺凌

家庭是预防校园欺凌的第一道防线。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殷飞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帮助孩子认识欺凌行为: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欺凌,区分玩笑和恶意,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 关注孩子在群体中的处境:特别关注身体、性格、成绩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孩子,给予个性化指导。

  • 建立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营造信任氛围,让孩子愿意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

殷飞特别提醒,如果孩子经常被老师批评,家长更要重点关注。因为欺凌者往往会利用“老师都不喜欢你”等理由,自以为理直气壮地进行攻击。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任何违背意愿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合理应对欺凌行为。

04

共同守护:创建平安校园环境

校园欺凌的预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正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定义的,校园欺凌是一种“同伴间的暴力”,包括身体、言语、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伤害。它不仅会对被欺凌者造成身心创伤,也会影响欺凌者的人格发育。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学校要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社会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友爱的成长环境。

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对校园欺凌说“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