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刘怀民墓志铭》:盱眙文化的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刘怀民墓志铭》:盱眙文化的瑰宝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m.sohu.com/sa/842984770_121124544
2.
https://news.gmw.cn/2025-01/13/content_37793429.htm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IHGQCJ0514B0N8.html
4.
https://m.weibo.cn/status/P0Vwjy9G3?entry=thirdapp&wm=90154_90001&luicode=10000360&lfid=ucneirong_9999_0001&launchid=10000360-ucneirong_9999_0001
5.
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impres/230337.html
6.
http://www.sftj.com/sfzitie/68982gjxc/
7.
http://www.xuyi.gov.cn/col/947_277211/index.html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7/12/54116882_1139573211.shtml
9.
https://mcidian.txcx.com/ciyu-di127m.html
10.
https://m.guoxuedashi.net/csfz/congshu/00fh980213.html
11.
https://mychistory.com/a001-2/c0166
12.
http://www.xuyi.gov.cn/col/891_245527/index.html

01

《刘怀民墓志铭》:盱眙文化的瑰宝

《刘怀民墓志铭》,全称为《宋故建威将军齐北海二郡太守笠乡侯东阳城王刘府君墓志铭》,刻于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是现存最早自称“墓志铭”的石刻。这件珍贵的文物现藏于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珍品,更是研究盱眙地方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02

墓志铭的发现与收藏

《刘怀民墓志铭》原石已佚,现藏的为拓片,高49厘米,宽52.5厘米,共十六行,每行十四字。该墓志铭于清光绪年间出土于山东益都,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王懿荣购藏,后又曾归端方、天津曹健亭等。由于刘宋石刻文献传世稀少,此志的楷书又以淳厚朴拙、格近《爨宝子碑》和《嵩高灵庙碑》而著称,故拓本为世所重。

03

墓志铭的内容解读

墓志铭详细记录了刘怀民的生平事迹。刘怀民,字怀民,青州平原郡平原县都乡古迁里人,生于公元412年,卒于公元464年,享年五十三岁。他出身于汉朝胶东康王刘寄的后代,曾任盱眙太守等职。在任期间,他推行新政,使得老百姓夜不闭户,市民平安喜乐。其子刘善明在史书上有很多记载,历任南齐右卫将军,赠左将军、青州刺史。

04

书法艺术价值

《刘怀民墓志铭》的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其用笔以方为主,方中有圆,结构方正宽疏,具有雄强、凝重、古朴的风格特征。与比它早六年书刻的《爨龙颜碑》的书风比较相近,但总体上要更凝重圆润一些。它对于后来北魏书风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助力,同时对书法的用笔变化,从波挑向平稳的趋进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05

历史文化意义

作为盱眙文化的瑰宝,《刘怀民墓志铭》不仅记录了刘怀民的生平事迹,也对研究盱眙地方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墓志铭中提到的盱眙太守任上的政绩,为了解南朝宋时期盱眙的地方治理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墓志铭的书法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使其成为研究南朝书法和墓志铭文体发展的重要参考。

06

结语

《刘怀民墓志铭》是盱眙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珍贵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研究南朝宋时期历史、文化、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