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职场欺凌频发?教你四招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职场欺凌频发?教你四招应对!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9
来源
1.
https://www.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ldgx_4234/ldyg/202402/t20240222_513849.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1%8C%E5%9C%BA%E6%AC%BA%E5%87%8C/7929970
3.
https://www.belayereap.com/debunking-myths-unveiling-the-prototypes-of-workplace-bullies/
4.
https://m.64365.com/special/19009194
5.
https://m.toutiao.com/w/1822772736452745/
6.
http://cj.sina.cn/articles/view/2488424752/p9452593002701k60s?finpagefr=p_104
7.
https://fgw.sh.gov.cn/ys-laogong-1.3.1.1/
8.
https://mitratech.com/zh/%E8%B5%84%E6%BA%90%E4%B8%AD%E5%BF%83/%E5%8D%9A%E5%AE%A2/workplace-violence-prevention/
9.
https://www.tppconsultancy.com/newsdetail/1128

在台湾地区,高达50%的职场员工曾遭受欺凌,其中77%来自同事,52%来自主管。更令人震惊的是,仅有13%的霸凌者会受到惩处,而70%的受害者选择默默忍受并离开工作环境。

职场欺凌,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可能是一句不经意的嘲讽,也可能是一次次刻意的排挤,更可能是背后捅来的"刀子"。职场欺凌不仅伤害个人,更会摧毁团队氛围,影响整个组织的健康发展。

01

职场欺凌的"千变万化"

职场欺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时甚至难以察觉。根据职场霸凌研究所(WBI)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直接攻击:包括公开羞辱、大声斥责、当众指责等明显行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权力不对等的上下级之间,施暴者利用职权对下属进行打压。

  2. 间接攻击:如散布谣言、背后说坏话、隐秘地破坏他人声誉。这种行为更为隐蔽,施暴者往往在表面上保持友好,暗地里却在"下黑手"。

  3. 社交孤立:通过排斥、冷落、不与之交流等方式,将受害者隔离在团队之外。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往往比直接攻击更难应对。

  4. 工作阻碍:故意设置工作障碍,如拖延审批、隐瞒重要信息、分配不合理的工作任务等,让受害者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02

如何应对职场欺凌?

面对职场欺凌,我们不能选择沉默和逃避。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应对策略:

个人层面

  1. 及时记录:保留所有可能的证据,包括邮件、聊天记录、录音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的维权过程中至关重要。

  2. 调整心态:认识到这不是你的错,不要自我怀疑。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 寻求支持:向信任的同事、朋友或家人倾诉,获取情感支持。如果情况严重,可以直接向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反映。

  4. 勇敢发声:在适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这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在他人身上。

组织层面

  1. 完善制度:建立反霸凌政策,明确界定什么是职场欺凌,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2. 培训教育:定期开展职场沟通和反霸凌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应对能力。

  3. 畅通渠道:建立匿名举报机制,让受害者敢于发声。

  4. 严肃处理:对霸凌行为零容忍,一旦发现必须严肃处理,让施暴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03

法律是你的后盾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职场欺凌有明确的处罚规定:

  • 《劳动法》第三十二条: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

  •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

  • 《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04

从案例中汲取力量

在Burberry中国,一位员工勇敢地站出来,通过邮件揭露管理层的职场霸凌行为。这种敢于对抗"恶势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恶人自有狠人收,我不敢的事情终于有人做了!"

面对职场欺凌,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站出来。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更是为了营造一个健康、公平的工作环境。记住,你并不孤单,法律和正义永远站在你这一边。勇敢迈出第一步,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益,让职场欺凌无处遁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