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英街:一条街的百年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英街:一条街的百年变迁

引用
腾讯
7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8A07IZY00
2.
https://www.sohu.com/a/779063637_289742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B%B1%E8%A1%97
4.
https://www.hkcd.com.hk/content_app/2024-09/09/content_8656295.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B%B1%E8%A1%97%E7%95%8C%E7%A2%91
6.
https://www.szzx.gov.cn/szzx/zxyw/content/post_1218444.html
7.
http://www.cdi.com.cn/Article/Detail?Id=19515

中英街,这条全长仅250米、宽3-4米的小街,静静地横亘在深圳盐田区与香港北区的交界处。它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更是一段厚重历史的见证者。

01

历史的见证:从勘界到封闭

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香港九龙半岛租借给英国99年。次年,中英双方在这里勘界,将51公顷的沙头角一分为二。1905年,木质界桩被换成了石质界碑,上面刻着“光绪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一号”,这便是中英街上著名的八块界碑的由来。

界碑上,面向深圳一侧刻着中文“光绪二十四年中英地界”,面向香港一侧则刻着英文“A NGLO·CHINESE BOUNDARY 1898”。这些界碑不仅是地理界限的标志,更凝结着一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英街成为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峙的最前线,被誉为“东方柏林墙”。1967年7月8日,沙头角枪战爆发,事件以6死20伤告终,随后香港政府宣布边境全面封闭。这条曾经热闹非凡的街道,一度陷入沉寂。

02

改革开放:从封闭到繁荣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英街也迎来了新的生机。据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创馆馆长孙霄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英街以毗邻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免税优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90年代更是创下了日接待量近10万人次的记录。

“从街头走到街尾,足足需要两个小时。”中英街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宋丽这样描述当时的盛况。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山人海,成为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

03

文化交融:深港交流的窗口

中英街不仅是商贸往来的通道,更是深港文化交流的平台。四号界碑处,一棵百年榕树的树根在华界,枝叶却延伸到了香港,成为两地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

退休警署警长姚志明曾两次驻守沙头角,亲历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那条街人山人海,都是内地游客在购物。”他回忆道,“边防人员也很友善,我们每次进入中英街,他们都会打招呼。”

04

现代意义:文化教育的基地

2002年起,深圳盐田区政府将每年3月18日定为“中英街3·18警示日”,通过鸣响警世钟、合唱爱国歌曲等活动,提醒人们铭记历史。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也免费对外开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警世钟高1.842米,重1.55吨,钟裙由八个梯形组成,象征中英街上的八块界碑。钟身上刻有“勿忘历史,警钟长鸣”的字样,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那段特殊的历史。

05

未来展望:开放与交流

如今的中英街,虽然仍保持着“一街两制”的独特风貌,但已不再是封闭的禁区。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段特殊的历史。退休警长姚志明期待着中英街能进一步开放,让更多的香港青少年来这里接受国民教育,了解这段珍贵的历史。

中英街,这条见证了中国近代史变迁的街道,如今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它不仅是深港两地的地理分界,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