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古村落:文化传承创新,乡村振兴新篇
大田县古村落:文化传承创新,乡村振兴新篇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共有8155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被列入,其中福建省大田县的多个村落榜上有名。这些古村落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大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境内拥有多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这些村落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以土楼建筑为主,融合了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的特点。村内古民居错落有致,雕梁画栋,石板巷道蜿蜒曲折,处处散发着历史的韵味。
近年来,大田县积极探索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修缮保护,留住乡愁
保护是传承的基础。大田县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科学修缮。以永定区为例,当地已成功申报19个中国传统村落和21个省级传统村落。为确保修缮质量,当地聘请了多位非遗传承人,如首批国家级非遗土楼营造技艺传承人徐松生,他们凭借精湛技艺,成功修复了多座濒临倒塌的土楼。
文化活化,创新传承
大田县不仅注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当地定期举办各类民俗活动,如“陈东四月八”“湖坑作大福”“抚市走古事”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
在文化传承方面,大田县还创新性地推出了“文化进土楼”工程。将一些闲置的土楼改造成主题文化馆,如家训馆、家风楼、婚庆馆等,通过展陈、互动等形式,让传统文化更加生动有趣。这些文化场馆如今已成为当地中小学生的热门研学基地。
文旅融合,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大田县充分利用古村落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古建筑的精美,还可以体验客家婚礼、品尝客家美食、观看非遗表演。一些村落还开发了特色民宿,让游客深度体验古村落生活。
据当地村民反映,自从开展文化旅游后,村里的经济状况明显改善。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选择回乡创业,开起了农家乐、特产店,既增加了收入,又传承了文化。
大田县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通过保护与开发并重、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方式,不仅留住了乡愁,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新动力。未来,随着更多创新举措的实施,这些古村落必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